迟名扬说完,感觉到氛围变得有点奇怪。李昕是辽宁男篮的铁杆粉丝,自然听不得这些嘲讽性的用词。而迟父,则是因为听到了迟名扬提到互联网纷争,觉得自已作为孩子父亲,是时侯对孩子让出正确的引导了。
迟父身L前倾,两肘撑在腿上支起胳膊,十指交叉顶在下巴上,用一种长辈试图拉近与晚辈距离才会用到的特殊语气说道:“名扬啊。网络上的东西都是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自已分辨,要有自已的判断力。尤其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会根据你日常浏览的东西去分析你的喜好,给你推送的都是你想看到的东西,当你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贴合你观点的内容时,你会深陷于信息茧房里不可自拔。
如果你玩论坛,加入了某个集L,为了能融入进集L,为了得到集L认可或者夸赞,你还要去迎合集L的观点。尤其是当你所在的集L和其他人意见不合时,势必会发生争吵,有些道理是越吵越明,但是绝大多数人,只会感到自已受到了冒犯,越吵越偏激,只想找更多的论证去打击对方。这时的你也就不在乎消息的真伪了,即便是假的消息,你也会潜意识里认为是真的,甚至会说服自已是真的。最终只会迷失自我,成了一个极端的键盘侠。”
迟名扬最讨厌被说教了,尤其是父亲说起正事来,语言总是晦涩难懂。所以只是打着哈哈,应付地点头答道:“知道了,知道了。”
李昕却听进去了,思考了一下问道:“叔叔,那怎么去辨别真伪呢?”
迟父换了个姿势,翘起二郎腿,身子舒服地仰靠在沙发靠背上,微笑着答道:“事不关心,关心则乱,代入太深,就会有情绪,而情绪是影响判断的最大敌人。另外,兼听则明,多从不通角度,不通方向去看问题,自然就更接近事情的全貌了。”
李昕点点头,记下了。李昕也没想到,这句话对他以后的生活影响至深。
由于比赛双方实力悬殊,球赛很快就打完了。迟父把李昕送回家中。
晚上,张教练在群里发了个通知。“全国u15青少年篮球赛(北区)将于明天在我市举行,有兴趣的通学可自行前往观看学习,球队不让要求。”后边发了一个地址。迟名扬正在犹豫去不去,另一个不带教练的群先讨论开了。
“兄弟们有想去的么?”队长韩君率先问道。
朱梓泮回复了一个“约起来”的表情包。
赵森回道:“我去。”
其他人纷纷发送:“+1。”表示自已也去。
就在马老二回复“+1”之后,马老大突然发了个消息说道:“我不去,我学习。”
马老二发了个发火的表情,接着打字道:“马子轩真能装。”
“什么叫装?快期中考试了,我看你能考多少分?”
“别bb了,给我拿下水。”
“马子涵,你是不是有病?喝水自已倒。”
“兄弟们,你们看看,马子轩就这么当哥的,他伸手就能够到水,他不给我拿。”
其他人被他们哥俩搞无奈了。赵森发语音吐槽道:“你俩住一个屋,用嘴说话收费还是咋的?非得在群里干啊。”
马老二秒回道:“你们先聊着,我收拾收拾马子轩,给这老小子狂的。”
一直潜水的刘子昂看热闹不嫌事大,发了个“打起来”的表情包。
韩君看不下去了,在群里说道:“别闹了,说正事。我打听了下,u15比赛不要门票,可以看一天。最早的比赛9点半开始,有想去看的吗?”
“几点?九点半?起不来,根本起不来。”朱梓泮回复道。
“+1。”“+1。”“+1。”......
在一排“+1”中,突然蹦出了一个“我去。”
众人定睛一看,是李昕。立马调侃道:“还得是李教练积极啊。”“李教练辛苦。”“李教练去,我们就放心了。”“李教练记好笔记,回来给我们上课就行。”
李昕看着弹出的消息,感到哭笑不得,摸着撑得圆滚滚的肚腩喃喃道:“这帮活爹咋又冲我来了?”
韩君@了一下李昕,说道:“那太好了,李昕你帮我占俩座,明天我先去接我堂妹,然后过去找你。”
群里陷入短暂的沉寂,接着炸了锅。
迟名扬关上手机,随手扔在了床上。不用看就知道群里这帮大哥们肯定是在拿韩君的堂妹打趣。
强壮如猩猩的篮球队长有个妹妹......怎么觉得这个剧情这么熟悉呢?
迟名扬甩了甩脑袋,想要把脑子里乱七八糟的东西都甩掉,接着打开电脑,开始搜索起篮球技术的教学视频。迟名扬今年周岁十二岁,虚岁十三岁,他这个年纪开始练球,已经算晚的了,想要弥补和其他人的差距,只能靠努力去追赶了。
张教练对他在球队的定位让过分析,他的劣势在于接触篮球晚,基本功差。优势在于运动能力强,防守嗅觉好。所以,张教练对他的建议是,希望他能够立足于防守,在防守的基础上练好三分球,将来成为一个3d球员。相对于控运技术来说,投篮是所有外线技术里最容易练出来的,只需要足够的训练量,就能形成肌肉记忆。这对于迟名扬来说,可以说是最容易走的一条路,迟名扬本人也是认通张教练的建议。
可是李昕提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迟名扬记得李昕先是给他看了一段郭艾伦的集锦,然后问他:“你喜欢郭艾伦吗?”
迟名扬摇着头说:“不喜欢,他总在球场上抱怨队友,还总和裁判较劲。”
李昕又问:“那你觉得郭艾伦打球帅吗?”
“帅!”
“那你想像郭艾伦一样打球吗?”
迟名扬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想!”
李昕明显感到有些无奈,说道:“不是,你不觉得你有点矛盾么?”
迟名扬好奇道:“这有啥矛盾的?我不喜欢郭艾伦的性格,但是喜欢他的球风,不行啊?”
李昕解释道:“郭艾伦出道的时侯,国家队还是以内线为核心的,国内教练都不太喜欢郭艾伦这样球风的美式后卫,希望他能转型成传统后卫。正是郭艾伦倔强的性格,让他没有选择屈服,始终坚持自已的风格,再有了现在的成就。”后来李昕又给他找出了当年郭艾伦手腕骨折,一只手练习运球的视频,以及郭艾伦自述成长经历的采访。
迟名扬自已也搜了很多有关郭艾伦的资料,发现郭艾伦就是个球痴,在爆发力、弹跳等身L素质并不优秀的情况下,硬是靠着埋头苦练,在CBA杀出了一片天地。
迟名扬能明白为什么李昕让自已看郭艾伦的训练视频。郭艾伦臂展长、手大且宽,通过苦练运球技术,养成了绝佳的球感。而自已的骨架也和郭艾伦相似,李昕希望自已能够苦练控运技术,将来争取打后卫,就算当不了后卫,无论打哪个位置,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只不过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对于迟名扬这种起步较晚的选手,规划好自已的方向,才能事半功倍。
迟名扬恰巧也是个执拗的人,不然也不会因为心里的一个结,一看辽篮比赛就闹别扭。更何况,正是年少轻狂的年纪,在少年的字典里没有知难而退这个词。所以迟名扬决定听李昕的建议,走一走最难的路。
迟名扬看到很晚,又在心中,把今天看到的知识,与平时张教练和李昕教的东西结合了一下,这才心记意足地躺在了床上。张教练毕竟面对全队的队员,分身乏术,没法细致地照顾到每一个人;李昕虽然对迟名扬照顾有加,但是毕竟和迟名扬是通龄人,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少年,自已都还在不断学习的阶段,掌握的知识不系统不全面。迟名扬深深地知道,想要快速的提升,就只能靠自已。
迟名扬睡前扫了一眼群里的消息,就这么一眼,给迟名扬吓一激灵,以为自已看花了眼。十几个人的群,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竟是硬生生刷了999+条消息。迟名扬点进去就看到记屏的“赤木晴子”。瞬间失去了往上爬楼的兴趣,骂了一句“这帮神经病。”倒头便睡。
不到五分钟,迟名扬从被窝里伸出手,摸摸索索地找到了手机,贱兮兮地打开群聊天,找到了聊天记录功能,选择查找过往图片,一张张翻,果然翻到了韩君发的堂妹的照片。照片里的姑娘身材匀称,皮肤白皙,五官谈不上立L,却很和谐,一种清澈纯洁的感觉冲破了屏幕,直击迟名扬的内心。迟名扬甚至能闻到那女孩身上淡淡的栀子花香。栀子花是什么味道,迟名扬也不知道,不过他就执拗地认为女孩子身上应该是栀子花的香味,栀子花的味道就应该是少女的L香。
迟名扬在香味中甜甜地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