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娟口中的表哥并没有让婴宁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在婴宁看来这位表哥也就是个任性的公子哥儿类型而己,普普通通,没有什么太大的特色。
因为婴宁那时候己经见识过了人生的很多名场面。
婴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在报社副刊部做一个都市情感版的专栏记者,每天要接待很多因为各种感情上的问题而苦恼的形形色色的男人女人,她只有区区23岁,刚从大学毕业半年,但是从这些人的倾诉中她好像己经经历过了这些痴男怨女无数次的爱恨别离,渡过了无数重情天恨海。
套用张晓娟的话来讲就是“天天都在当不折不扣的情感拉架桶!
搞久了人思想会废掉的,报社应该给你花钱请心理医生来定期疏通你的极度不健康的内心!”
这个专栏开始做的时候副刊部因为缺乏人手向文化部求援,黎主任把新到报社不久的婴宁派去应援。
原因很简单,文化版在报社只有三个版面,记者的人数却有5个之多,本来婴宁到报社之前,4个记者还刚刚好,每个记者都能够有充足的版面写稿子挣稿分赚稿费,十分和谐。
但是婴宁到了以后,就破坏了大家目前己有的生态平衡,换而言之,就是其他西个记者的版面生存空间都被婴宁挤占了一部分。
黎主任当初对于婴宁进入部门是不太愿意的,婴宁能够进去这个部门工作全因为有个表叔朱戈在大力帮忙。
朱表叔在市里的宣传部门任职,毕业于川大新闻系,从小就以文采在家族中名闻遐迩,也是婴宁崇拜的偶像。
婴宁从浙传毕业以后没进对口单位电视台,她母亲就托表叔在川报集团找份工作。
朱表叔找了自己的大学同窗好友报社的总编辑秦代杨帮忙。
秦总编在成都的报界以才子著称,有一身和徐志摩很相似的气质,白皙清秀的脸庞上也戴着徐志摩式的一副精致的金丝眼镜。
2003年的成都,在红星路上还有载客的人力三轮车可以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