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龙脊惊涛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喜欢荷花苗的贺智盛 本章:第5章 龙脊惊涛

    龙脊惊涛

    紫禁城的晨钟撞碎薄雾时,朱由检正对着曹化淳的灵柩出神。楠木棺椁上的血痕已被擦净,却盖不住棺角凹陷的痕迹——那是昨夜抬棺入宫时,护柩的流民为避刺客,用肩膀撞在东华门门柱上留下的。王承恩捧着染血的“忠”字玉佩,忽然哽咽:“昨夜守灵的流民说,看见督主的魂儿附在宫灯上,灯穗子摆的方向正是南京聚宝门。”

    朱由检摸了摸棺木上刻的“精忠报国”四字,那是他亲自用朱笔描的。忽然想起曹化淳刚净身入宫时,总把“要让陛下最锋利的刀”挂在嘴边,此刻刀折了,却在刀柄里藏着更锋利的刃——棺木夹层里的密报写着:“闯军制‘轰天炮’,拟于端午借龙舟赛火攻北京水门。”他捏着密报的手指青筋暴起,目光落在灵柩旁的“山河”碎玉堆上——那是各地流民今早送来的,说“用太祖的玉,镇闯王的火”。

    山东济宁的运河边,朱慈烺盯着水面下的黑影。船队的“龙江营”水鬼刚探查出河底有铁索机关,船头的“济”字旗突然被箭矢射穿。“太子小心!”副将张鼐一把将他按进船舱,头顶传来贺珍部的叫骂:“交出龙脉图,饶你们全尸!”朱慈烺摸着腰间的“山河”玉佩,忽然想起出发前崇祯说的话:“若遇绝境,就把玉佩浸在运河水里——孝慈皇后当年渡长江,靠的是百姓用门板搭的浮桥。”

    他猛地扯断玉佩绳结,将碎玉抛进河中。水波荡开时,两岸芦苇丛里突然冒出无数竹筏,筏上的流民举着自制的“火油罐”,筏头插着的破扫帚上绑着红布——正是山东红袄义兵的记号。“小太子莫怕!”为首的老猎户挥着渔叉,“咱百姓的运河,容不得贼兵撒野!”话音未落,数百个火油罐砸向闯军战船,火光映得运河水通红,竟与朱慈烺臂弯的烫伤形成诡异的呼应。

    山海关外的松山坳里,吴三桂看着地上的马蹄印冷笑。多尔衮的“败退”痕迹太刻意,连马粪都是半干的——分明是故意引他深入。他摸了摸腰间的“龙握火铳”,机括处还留着朱由检掌心的温度。“传令,前军变后军,按‘火牛阵’布防。”他的声音混着风沙,“让建奴看看,关宁铁骑的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冲锋。”

    戌时三刻,多尔衮的八旗军果然从两侧山梁杀出。吴三桂望着对方阵中晃动的袁崇焕旧甲,忽然想起周皇后劳军时说的话:“督师可知,陛下让人在崇焕公旧甲里衬了层金丝?他说‘忠臣的骨头,该当金光万丈’。”此刻月光照在甲胄上,金丝纹路竟在夜色中隐隐发光,像极了崇祯皇帝批奏折时,笔下跃动的朱红。

    “放!”随着令旗挥下,预先埋好的连环火铳突然齐射。子弹擦过多尔衮的脸颊,在他耳后划出血痕——这距离,竟比寻常火铳射程远了五十步。八旗军阵脚大乱时,吴三桂看见多尔衮摸向腰间的荷包,里面装着的,应该是皇太极当年赐的“女真神箭”。他忽然举起尚方宝剑,剑身上“除奸佞,安黎民”的刻字被火光映得透亮:“建奴!你家睿亲王的血,可曾像大明儿郎一样,暖过百姓的炕头?”

    坤宁宫的熔金炉前,周皇后将最后一支金钗扔进炉中。长平公主举着新铸的“火油罐”模子,指尖被烫出泡却浑然不觉。“娘娘,前线急报!”女官捧着染血的塘报冲进来,“吴三桂部中伏,但用‘火牛阵’反杀三千建奴,现退守松山城,急需火油”话音未落,周皇后已解下凤袍,扔进旁边的油缸:“把本宫的绸缎都浸了火油,就说就说皇后的裙裾,也能当引火的导火索。”

    功德寺的工坊里,朱由检盯着新铸成的“帝王连弩”。弩机上的龙形雕纹与他掌心疤痕严丝合缝,试射时箭矢竟分毫不差射中承天门铜狮的右眼。赵士锦忽然跪下,指着弩身刻的“洪武二十八年造”字样:“陛下,这是太祖皇帝为皇太孙朱允炆铸的秘器,机括需帝王掌纹启动当年靖难之役若现世,历史怕是要改写。”

    朱由检摸着冰凉的弩机,忽然想起昨夜梦见的场景:朱元璋穿着粗布衣裳,站在应天书院的大成殿里,手里攥着“山河玉佩”笑问:“重八的子孙,可敢借百姓的力,翻了这乱世的天?”工坊外忽然传来喧哗,数百流民抬着一口青铜巨鼎进来,鼎身上刻着“黄河龙脊”四字——正是龙脉图上标注的国库所在。

    “陛下!朱慈烺殿下在济宁大胜,还缴获了闯军的‘轰天炮’图纸!”王承恩举着捷报冲进来,“另外山东义兵说,运河水冲开了一处暗洞,洞里有块石碑,上面写着‘遇水而开,见民则昌’。”朱由检接过图纸时,发现纸背用炭笔写着行小字:“制炮需用兖州流民挖的‘雷石’,燃之可炸十里。”他抬头望向窗外,功德寺的义学里透出烛光,流民孩童们正跟着老匠人教火器拆解,朗朗书声竟盖过了宫墙外的风声。

    子时的乾清宫飘起细雨,朱由检对着“黄河龙脊”地图沉思。地图上用朱砂标着的“金龙湾”,正是朱慈烺发现石碑的地方。他忽然想起孝慈皇后血书里的“民气所在,龙脉所系”,拿起朱笔在地图上画了道线——从北京到南京,从运河到黄河,所有“济”字旗所在的位置,竟连成一条蜿蜒的“民脉”,与地图上的“龙脉”隐隐重合。

    “传旨,”他忽然起身,声音里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命山东义卫沿黄河疏浚‘龙脊’,命吴三桂部死守松山,命南京旧部在秦淮河设‘水雷阵’另外”他摸了摸掌心的疤痕,“把‘帝王连弩’送到山海关,告诉吴督师,此弩机括刻着朕的掌纹,唯有心怀百姓者,方可击敌要害。”

    坤宁宫的廊下,长平公主望着雨中的流萤灯发呆。灯穗上系着的“山河”碎玉忽然发出微光,映出她裙角新绣的火铳图案——那是她偷偷跟尚宫局学的,针脚虽歪,却比之前工整许多。周皇后过来给她披斗篷,指尖触到她发间的玉簪,忽然想起今早收到的密报:“功德寺匠人说,陛下用‘帝王连弩’时,掌心疤痕会泛起红光,像极了太祖皇帝画像上的朱砂痣。”

    “母后跟父皇一样,手心都有茧。”长平公主忽然握住周皇后的手,触到她掌心比去年更厚的茧,“等天下太平了,女儿要给母后找最好的胭脂铺子,把这些茧子都捂成软乎乎的”话未说完,泪水已落下来。周皇后替她擦掉眼泪,望着远处乾清宫的灯火:“傻孩子,等太平了,母后要带你去济南看趵突泉,听说那里的泉水能把兵器的血锈都洗干净。”

    雨越下越大,功德寺方向传来隆隆的打夯声——流民们在加固城墙。朱由检站在乾清宫檐下,望着雨幕中若隐若现的承天门,忽然想起曹化淳灵柩里的密报。他摸出怀里的“忠”字玉佩,对着灯火举起,竟看见玉佩里隐约映出“火攻水门”四字。远处传来更夫打三更的梆子声,“小心火烛”的吆喝里,带着比往日更重的警惕。


如果您喜欢,请把《铁血崇祯逆天改命》,方便以后阅读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第5章 龙脊惊涛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第5章 龙脊惊涛并对铁血崇祯逆天改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