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蹊带着小满月回到家的时候,廖北鸿就在家里和方淑红他们商谈婚事。
方淑红这些年最愁的就是沈从越的婚事,并且随着他年纪越大,就越发愁,是以不仅早早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态度上更是和气的不行,生怕哪点做的不好让对方误会,再耽搁这门婚事。
而廖北鸿也早就相中了沈从越,也没有故意搞一些难为,双方简直越谈越开心,越谈越满意。
在经得沈从越和廖红缨同意后,他们很愉快地把二人的婚礼定了下来。
就定在九月十一日,农历七月十九这天。
之后,方淑红就开始脚不沾地地忙了起来。
祝明萍和孙正河这次依旧没办法参加沈从越的婚礼。
不过他们的大儿子孙启光今年考上了首都的大学,便早早赶了过来,代替父母帮忙。
方淑红也好几年没看见这个大外孙了,不仅拉着他亲热了好久,还坚决让他这大学四年必须住在家里。
而祝明南和何成江如今都太忙了,没办法都脱手过来,是以祝明南先来帮忙,何成江在临近婚期的时候才带着孩子过来。
祝成蹊则等到沈从越的婚礼结束后,才带着学生再次赶往南顺县研究那里流传了几百年的木扇文化。
也算是和周杭生短暂相处了一段时间。
1988年冬天,沈从越和廖红缨也生了个女儿,方淑红再度开始了哼歌过日子,脸上的笑就一直没停过。
时间一晃就到了九零年。
越来越多的国企濒临破产,下海的风潮也随之盛行起来。
周书瑶实在受不了朝九晚五拿着死工资的日子,心一横,直接来了个先斩后奏。
辞职了。
她自然被家里人数落了好一顿,但是因为她的态度太过于坚决,并且她也不是小姑娘了,所以也只能随她了。
这一回,周杭生也没再拦着她。
祝成蹊想着周书瑶本来就是学经济的,且接下来正好有股市热潮,干脆带着她凑起了这份热闹,给千红电器多攒点起始资金。
另外,91年刚开年没多久,何成江就打电话过来说宁市有个中型的收音机厂没赶上84年开始的那一波收音机和磁带的规格改组,导致这些年收益越来越下滑,如今终于坚持不下去,彻底破产了。
现如今,这家收音机厂正在进行资产清算,当地政府也正在想办法让其他单位或者私人来接手其中的部分资产,好能多填补点亏空。
祝成蹊想了下,觉得这或许是个机会,便带着其他人过去看了看。
这个收音机厂说是中型,但是整体面积可不小,并且刚改开的时候因为收益好,赚了不少钱,还特意扩大了一番,建了新的厂房。
只是上面的领导太过于固执,也不喜欢一些新型的东西,在别的国企以及私营单位都在进行收音机改组的时候硬是头铁不改,结果短短几年就彻底被市场抛弃了。
祝成蹊看着厂房里面陈旧且落了不少灰的生产线,忍不住摇摇头。
这就是固守己见的最终结果。
厂子破产,员工也没饭吃。
但全中国有太多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企业,再过几年还会出现下岗潮,祝成蹊实在没办法心疼这些人,所以还是坚定拒绝了当地政府让她把生产线一并买下来的建议。
毕竟现如今市面上的收音机种类已经很多了,她可没有插一脚进去的打算,她打算做的是彩电。
毕竟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冰箱、洗衣机、空调之类的尚还不算生活的必需品,但是电视机绝对是家家户户都想要的。
这可是这个年月唯一能让他们看到外界信息,感知世界变化,欣赏娱乐故事的工具。
试问谁没有过看电视的瘾呢!
所以彩电绝对是最好也是最适合敲开市场的那块砖。
和当地政府几经谈判后,祝成蹊答应安排一半厂里的职工,并最终以一个还算合理的价格拿下了这一片厂房。
之后,便是忙着各种手续、新厂开办、挑选员工、制定相应的规则以及管理制度,联系国外一些合作商,买最新的彩电生产线等等流程。
前两年,国家开放了科技人员利用技术私下赚钱的口子。
这两年,这方面的管控越来越松,也正好是时候把祝明安以及当初他帮忙找的给千红电器做售后维修的那一批人给拉进来做兼职或者专职技术研究员了。
祝成蹊当然不敢妄想祝明安能全身心投入千红电器,毕竟他眼下做的研究十分的超前且保密级别特别高,要不是他本就是家里人,且彩电的技术和他的研究没有什么交集,他都不可能点这个头。
不过祝明安能介绍不少合适的技术员,是以这最关键的一环也没出什么纰漏。
但即便如此,等千红的
番外1赵未来
同年金秋九月。
人民大学又迎来了一批新生。
因为国风协会这些年的不断发展与推广以及国风大赏越办越大,也越办越成功,不仅让国外的人逐渐了解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源远流传的文化,也让本土的民众了解到原来国家还有这样或者那样优秀又有趣的文化,也更加了解民俗这一专业。
是以,如今的民俗专业已经不像祝成蹊当年刚入学那会的小猫三两只了,而是成为了很多高考生首选专业之一。
祝成蹊现如今早就去掉了副教授的那个“副”字,成了正儿八经的教授,每天也依旧很忙,但也依旧坚持给大一新生上课。
这天,她拿上学校发下来的分班名单,按照原本的计划走进教室,给今年的这一批新生上第一堂课。
惯例开始点名。
直到花名册上出现了一个让她稍微有点意外的名字。
“赵未来!”
喊出来的同时,祝成蹊抬头看向下面。
“到。”
一个瘦瘦高高,神色有些腼腆的男生站了起来。
祝成蹊多看了他两眼。
男生目测有一米八,皮肤比较黑,但是穿着白净的衬衫和黑色的西装裤,戴着手表右手因为答“到”微微举起,从祝成蹊的角度,还能看见他手掌内部深厚的老茧。
撞见她探究的眼神后,他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地笑笑,指尖捏紧了白净的袖口。
他这一笑,倒是让祝成蹊有些确信这就是自己认识的那个赵未来了。
因为他笑起来的样子和神态和赵三爷真的很像。
不过她没有耽误课堂的时间和他多说什么,而是冲他摆摆手,“坐下吧。”
然后继续往下点名。
等到这节课结束,祝成蹊一边收拾教案,一边喊道:“赵未来跟我来一下。”
祝成蹊的话让这群刚刚踏进学校大门的孩子们纷纷一愣,然后开始找哪个是赵未来,好奇他为什么会得到老师单独的青睐。
赵未来也意外了一下,但很快就收拾了课本,跟在祝成蹊的身后。
走了一段距离后,祝成蹊才再一次上下打量他一会儿,道:“没想到一转眼你都长这么大了,我记得上次见你的时候,你才到我腰。”
赵未来挠了挠后脑勺,笑的很腼腆,但是嘴角张张合合,似乎不知道改怎么喊。
祝成蹊就说:“和以前一样喊我喜宝阿姨也可以,喊我老师也可以。”
赵未来就道:“那我还是叫您老师吧,在学校叫您阿姨太奇怪了。”
祝成蹊无所谓这一点,而是问道:“你既然考了人民大学,还学了民俗专业,怎么没提前打电话和我说一声,这样我也能提前接你,总比你一个人过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