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回家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眸花入戏 本章:我要回家

    “嘶……”柳嘉之感觉自己的身上挂上了十斤冰棱,吃痛醒来。

    她试图动自己的胳膊,发现竟轻得稍稍使力,就会给自己晃脱臼。

    “好冷。

    ”柳嘉之下意识想裹紧被子——那是前些天父母去泰国旅游花2万块钱给她买的黄金蚕丝被。

    说是要给她留着当嫁妆。

    但她一向遵循“把每日当作人生最后一天来活”的原则,美滋滋拆开早用早享受了。

    谁料当她枯枝般的手指颤抖着触摸到的,竟是粗粝碎布。

    她猛地清醒,将双手放至眼前,尽收眼底的是关节因冻僵而呈现出诡异青紫色,和掌心细密的血痕。

    不明感到一阵晕眩,努力回想睡前是什么情景。

    模糊想起,她的公司这几天对接了一个大甲方,连续半个月盯账户盯到了凌晨五点。

    昨天是放量的最后一天,随之而来的是,她失眠了。

    于是取了一瓶威士忌,想要微醺助助眠,顺便庆祝一下这几天破了三百万消耗。

    烈酒滑入喉间,不过片刻,她的心脏便开始不受控地震颤,眼前的水晶吊灯晕成朦胧的光斑,她跌进床铺,在醉意与眩晕中闭上了眼。

    再次醒来,便到了这。

    这个角落里有老妪在咳嗽,满地横陈的流民的地方。

    柳嘉之扶着歪斜的廊柱起身,冻得发麻的膝盖发出细碎的脆响。

    目光扫过满地蜷缩的流民,最终落在西北角一个不过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身上。

    她小心翼翼挪过去,干裂的嘴唇动了动才挤出声音。

    “小妹妹。

    ”沙哑的嗓音惊得小姑娘抬起头,那双澄澈的丹凤眼里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

    她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柔和些:“敢问,如今是何年月?”“听前儿路过的官差说,已是腊月廿三了……”“官差……那年号呢?”“庆历三年……”小姑娘话音未落,庙外传来犬吠,流民们如惊弓之鸟般瑟缩。

    柳嘉之僵在原地,太阳穴突突跳动。

    她深知,不出意外的话,便是出意外了。

    她穿越了,庆历三年。

    她学过“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宋仁宗,赵祯。

    还不及细想她如今的落魄处境,远处传来阵阵梆子声。

    庙门外响起此起彼伏的骚动,几个流民跌跌撞撞爬起来。

    “施粥了!府衙施粥的时辰到了!”柳嘉之裹紧身上碎布,随着流民队伍往施粥棚挪动。

    腊月二十四的街道覆着薄冰,她冻僵的脚趾在草鞋里磨出了血,却浑然不觉。

    转过巷口时,雕梁画栋的酒楼突然撞入眼帘。

    朱漆门楣下悬着八盏宫灯,鎏金匾上大气磅礴地刻着三个字【州江楼】。

    人们穿梭往来,二楼雅间飘出琵琶声,混着酒香、胭脂香顺着风漫过来。

    她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冻僵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破洞。

    望着伙计托盘里油亮的糖糕,感官突然闪回。

    她仿佛又站在现代繁华的商圈,商场里流窜着烘焙店的面包香氛,自动扶梯载着衣着光鲜的人群往来如织。

    手机支付“滴”的一声脆响,就能换来热气腾腾的一顿烤鱼,还是蒜香的。

    “快走!晚了粥就没了。

    ”身后流民的推搡,让柳嘉之踉跄几步。

    她这才想起自己现如今不过是,等着领一碗官府稀粥的宋代流民。

    此刻,她只能隔着风雪凝望那些美味的幻梦。

    施粥棚的粗麻布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她最后望了眼灯火通明的州江楼,深一脚浅一脚地融进灰暗的人流。

    青羊宫的飞檐在远处若隐若现,空气中渐渐飘来粮食的香气。

    益州府衙的衙役们正将冒着热气的米粥一勺勺舀进陶碗,队伍已经排得老长。

    木勺撞击陶锅的声响,混着饥饿流民的抽噎。

    她眯起眼,眼前的光景模糊成了,公司楼下那间永远热气腾腾的24h便利店。

    半月前,玻璃门上正贴着“腊八粥隐约可见“州江”二字。

    “从今日起,州江楼每日辰时、申时施粥,管饱。

    ”小厮的声音字字清晰,“另备姜汤驱寒,老弱妇孺可优先。

    ”衙役们面面相觑,手中木勺悬在半空忘了动作。

    人群顿时沸腾起来,柳嘉之连着手里的陶碗,被推搡着退到街边。

    身形趔趄不稳的她,失手将残粥泼洒在补丁的裙摆上。

    “当心。

    ”手腕被力道适中地握住,柳嘉之抬头,正对上一双深潭般的眸子。

    晏井承墨色大氅下摆沾着雪沫,腰间银线绣着和刚才车辕上一模一样的云纹暗章。

    “姑娘的衣裳湿了。

    ”他解下披风裹住她瑟瑟发抖的肩头。

    柳嘉之几乎停住了呼吸,眼前这个男人,鼻梁高挺,发间的青丝被玉簪束起,在雪中随风飘动。

    活脱脱是从古言里走出来的谪仙。

    “街角的州江楼刚备下了新灶,姑娘不如随我去喝碗热面?”晏井承朝身后小厮递了个眼色,后者立即会意,将柳嘉之破碎的陶碗收走。

    柳嘉之大脑“嗡”地炸开,只看得到对方说话时若隐若现的喉结。

    她似溺水后抓住浮木的人般,怔怔点头答应。

    柳嘉之被引至州江楼门前。

    晏井承抬手示意:“姑娘请。

    ”柳嘉之目光扫过堂中衣着体面的食客,低头忘了一眼自己灰黑的粗衣。

    “就、就在外面吧。

    ”她后退半步,指了指楼外的实木桌椅。

    晏井承含笑应了,二人便在临街的桌前落座。

    随即,小厮便摆上了青瓷碗,只见碗里的汤底呈琥珀色,葱绿与蛋黄之间卧着素色面条。

    腹中突然传来的咕噜声,让她耳尖发烫。

    这才惊觉自穿越以来,五感基本上是处于紧张状态。

    直到此刻嗅到这碗阳春面的香气,知觉才骤然苏醒,又冷又痛又饿。

    “小心烫。

    ”在晏井承提醒下,她小心夹起一筷子缠满汤汁的面条,轻吹热气送入嘴里。

    鲜美的滋味在口中散开,唇角不自觉上扬,绯红从脸颊漫到耳尖。

    原来这就是宋代的阳春面,比她平常深夜加班吃的各种速食鲜上百倍。

    汤匙与碗碰出清脆声响,温热的面汤顺着滑入她的喉间,冻僵的四肢渐渐有了暖意。

    也不知是她饿极了,还是古人饭量小。

    一口接着一口,不觉间一碗已见底。

    正愁怎么厚着脸皮再要一碗。

    “再多来几碗。

    ”温润的嗓音再次对着身后小厮响起。

    柳嘉之脸腾地烧了起来。

    “多谢公子。

    ”转眼间,桌上又多了三碗不同面码的面。

    分别是雪菜虾仁、鸡丝豆芽和肉酱。

    “这也太多了……”柳嘉之咧着的嘴虽然这么说,手上却不受控地使上筷子。

    她吃得投入,没注意到桌边已聚起不少行人。

    少女面前仿佛不是一碗普通的面,而是人间至味。

    看得路过百姓喉结滚动,往来商贾驻足观望。

    “这面,当真有这般好吃?”有人喃喃道。

    话音未落,已有食客抬脚迈进酒楼,紧接着是第二人、第三人。

    掌柜见势,立刻招呼伙计添柴加灶,跑堂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阳春面三碗——”“鸡丝面加急——”“姑娘吃得这般开怀,倒像是州江楼的活招牌。

    ”晏井承目光含笑,“不瞒姑娘,方才你在街上驻足凝望州江楼时,我便注意到了姑娘。

    姑娘的腰板挺直,似是第一天做流民,想必一定是遇到了什么难处。

    ”说罢他抬手示意,身旁小厮即刻捧来锦盒,他掀开盒盖,里面是摆放整齐的银锭。

    “若姑娘不愿继续在这冰天雪地讨生活,这些银钱便拿去。

    置宅子、盘店铺,总能谋条生路。

    ”晏井承微微颌首,礼数周全。

    “就当是姑娘为州江楼引来满座食客的谢礼。

    他日若有所成,唯望姑娘能再来这楼中,让我讨杯喜酒。

    ”柳嘉之囫囵咽下嘴里的面,目光在银锭与晏井承身上来回打转。

    她对这里的任何事物都是陌生的,就算是有钱,也未必能单打独斗。

    不如寻棵大树乘凉,凭借现代的运营能力,说不定才能活下去。

    “这世道艰难,纵然有钱,小女子也未必能护得住。

    ”柳嘉之挺直脊背,将锦盒轻轻推回。

    “今日酒楼生意那么好,不过是我以这流民身份吃得酣畅淋漓,是偶然趣事。

    我小时候去过很多地方,见过不少新奇门道。

    不知公子与这州江楼是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公子信我,咱俩合作,我一定能帮公子挣更多的钱。

    ”晏井承没想到眼前的女子会这般反应,忽地轻笑一声。

    “我确实是这州江楼的东家,我不过方才见姑娘气质不俗,不像寻常流民,一时不忍多管了这桩闲事。

    ”“州江楼的运行自有一套规矩,无需姑娘挂心。

    姑娘还是收下银子,另谋出路吧。

    ”柳嘉之张了张嘴,比反驳的话更快涌上喉间的,是刚进肚子里的面。

    她生生忍下,顿感天旋地转。

    是了,古人的饭量可能真是挺小的。

    突然吃那么多,加之情绪起伏和对陌生时空的害怕。

    这具瘦弱的身体,定是经受不住的。

    现在她只想回到那床被自己嫌弃买贵了的黄金蚕丝被里,好好睡一觉。

    “姑娘……”模糊的惊呼声里,她栽进了一个宽大的怀抱。

    晏井承将人打横抱起,才惊觉隔着粗布衣衫下的脊骨,如此冰冷硌人。

    方才侃侃而谈的自信模样全然不见,只剩下蜷缩在他臂弯里的小小一团。

    “备车,回府。

    ”高热之下,柳嘉之忽而攥紧他的衣袖,喃喃呓语着。

    “这次的转化没达标。

    ”“年货节的方案我已经做好了。

    ”“等我加完这几天班,我一定陪你去看音乐节。

    ”晏井承垂眸看着她泛红的脸颊。

    “说的什么胡话。

    ”“我给你画饼,你怎么不吃呢。

    ”“我真的会努力让酒楼生意变好的。

    ”这两句晏井承方听懂了一半,好像还有他的事呢。

    “我要回家。

    ”柳嘉之的声音越来越小,泪水从紧闭的眼角滑落,浸湿了墨色大氅。

    晏井承喉结滚动,带着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疼惜。

    “快到了。

    ”


如果您喜欢,请把《宋时家宴》,方便以后阅读宋时家宴我要回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宋时家宴我要回家并对宋时家宴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