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1]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本章: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1]

    (一九三七年)

    一

    思奇[2]同志:

    你的《哲学与生活》[3]是你的著作中更深刻的书,我读了得益很多,抄录了一些,送请一看是否有抄错的。其中有一个问题略有疑点[4](不是基本的不同),请你再考虑一下,详情当面告诉。今日何时有暇,我来看你。

    毛泽东

    二

    根本道理是对的,但“差别不是矛盾”的说法不对。应说一切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一个人坐椅摇笔濡墨以从事作文,是因人与作文这两个一定的条件把矛盾的东西暂时地统一了,不能说这些差别不是矛盾。大师傅煮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在一定的条件下统一起来。店员与作家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统一起来。半工半读,可以把工、读统一起来。差别是世上一切事物,在一定条件下都是矛盾,故差别就是矛盾,这就是所谓具体的矛盾。艾的说法是不妥的。(毛泽东意见)

    根据手稿刊印。

    --------------------------------------------------------------------------------

    注释

    [1]本篇一是毛泽东给艾思奇的信,写信时间可能是一九三七年十月。本篇二是毛泽东一九三七年九月阅读艾思奇所著《哲学与生活》一书时写的一段批注,这段批注写在《哲学与生活》中以下一段文字后面:“差别的东西不是矛盾,例如笔,墨,椅子不是矛盾。但如果懂得推移和变化的原理,就知差别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矛盾,倘若某两件差别东西同时同地在一起且发生互相排斥的作用时,就成为矛盾了。例如店员与作家本无矛盾的,如果某店员有了写作兴趣而想成为作家时,二者就在统一体里互相排斥,也就成为矛盾了。……”

    [2]思奇,即艾思奇(一九一○——一九六六),云南腾冲人。一九三七年十月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任主任教员。

    [3]《哲学与生活》,是艾思奇继《大众哲学》之后,以答读者问的形式写的一本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著作,一九三七年四月由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一九三七年九月毛泽东作了《艾著〈哲学与生活〉摘录》,这篇摘录在三联书店一九七九年八月出版的《中国哲学》第一辑上全文刊出。

    [4]指毛泽东对艾思奇《哲学与生活》一书中关于“差别不是矛盾”的论点提出的质疑,详见本篇二和注[1]。


如果您喜欢,请把《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方便以后阅读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1]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关于差别和矛盾问题[1]并对毛泽东文集 第二卷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