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

类别:文学名著 作者:褚盟 本章:信徒

    天才井喷的时代。

    在新本格推理的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京都大学的推理社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个社团,就不会有“新本格推理”。除了主将绫辻行人和他的贤内助小野不由美,另外几位社团成员,也都成为了“新本格推理”的奠基人。

    法月纶太郎,1964年10月15日出生,24岁出道。他在1988年出版了处女作《密闭教室》,这是一部不可能犯罪题材的“建筑推理”,讲述了一夜间发生在一间完全封闭的高中教室里的奇异事件。1989年,法月纶太郎创作了第二部作品《雪密室》,这是他的第一部系列作品,同名侦探法月纶太郎正式登场——这种设置明显受到了埃勒里·奎因的影响,法月也明确表示,自己的偶像就是埃勒里·奎因兄弟。

    随后,法月纶太郎又创作了、、等长篇作品;同时,他的短篇小说也颇多杰作,最具代表性的是在2002年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奖的。

    我孙子武丸,1962年10月7日出生,27岁出道。1989年,他以处女作《8之杀人》一鸣惊人,这本书描写了在一栋呈“8”字形的公馆内发生的连续杀人事件。在这部书里登场的“速水三兄妹”成为了我孙子武丸的系列侦探,每个故事都呈现出近乎闹剧的风格。可以明显地看出,我孙子武丸试图将漫画式的元素融入到小说中。

    除了这个系列,我孙子武丸还创作了“人偶系列”和《杀戮之病》、《弥勒之掌》、《侦探映画》等非系列作品。总体来说,他的非系列水准要高于系列作品。其中,《杀戮之病》用非常极端的方式展现了人性之恶,被称为“推理小说版的《感官世界》”。

    麻耶雄嵩一直被誉为“另类”,以“不合群”闻名。他1969年5月29日出生,22岁出道。麻耶雄嵩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部都能引发巨大的争议:从处女作《有翅膀的黑暗》,到被列为“推理奇书”的;从能给人带来前所未有崩坏感的,到2010年新近出版的热销书。

    麻耶雄嵩一直被誉为“日本最有天赋的推理作家”,因为他的作品无法用简单的“好看”或“不好看”衡量。很多国外出版社想出版他的作品,但最终达到目的的却屈指可数——原因很简单:麻耶雄嵩是一位非常内向的作家,他不愿意为了稿费出面和出版社打交道。

    京都推理社团还有一位主力。他的名气远远没有绫辻行人、法月纶太郎、我孙子武丸和麻耶雄嵩响亮,因为他只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这位作家名叫中西明智,1967年出生,23岁出道。1990年,他创作了处女作,描写了在同一时间发生在不同地点的三桩“蒸发”事件。这部作品构思绝妙,被誉为“新本格推理的杰作”。单就出道作而言,中西明智的起点要高于以上诸位,甚至不逊色于绫辻行人的《十角馆杀人预告》。

    但可惜的是,中西明智后来只发表了一部短篇小说,就再无消息了。直到今天,很多读者和出版社仍然在等待他的新作。

    这些东京大学的社团成员都在30岁前出道;他们都尊岛田庄司为创作导师;他们的出道作品大多受到了岛田庄司的影响,属于“建筑推理”的范畴。从这些共同点里,我们可以看到新本格推理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除了京都大学的推理社团,还有一些年轻人也有志于新派推理小说的创作,也受到了岛田庄司的指点和提携。其中的代表,无疑是歌野晶午。

    歌野晶午1961年9月26日出生,26岁出道。他的处女作《长形屋杀人事件》同样是“建筑推理”,同样属于不可能犯罪题材。之后,歌野晶午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信浓让二系列”。但客观地讲,这些作品都是水准之作,缺乏亮点。歌野晶午为此十分苦恼,一度停笔不写。

    2003年,沉寂许久的歌野晶午取得突破——他创作的《樱树抽芽时,想你》成为那一年最受读者喜爱的推理小说。在这部小说里,歌野晶午很好地运用了“叙述性诡计”,把读者从头骗到尾。所谓“叙述性诡计”,是诞生于欧美的创作手法,“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是其在西方最好的代言人。新本格派的作家尤其痴迷这种手法,因为它能帮助创作者“无中生有”,制造表象华丽的谜团。

    不同于通常的“诡计”概念,“叙述性诡计”不是凶手对侦探的欺骗,而是作者对读者的欺骗;不是故事里面的骗局,而是讲故事的人在讲述中布设的骗局。“叙述性诡计”往往不是按部就班的,而是利用读者先入为主的习惯,从一开始就将其引入误区。真相揭示的一刻,读者会恍然大悟——天哪,原来推理的原点就是错误的。前面提到的《十角馆杀人预告》和《杀戮之病》都属于这个类型,而歌野晶午的《樱树抽芽时,想你》更是其中的翘楚。

    大量新本格作家和作品的涌现引起了出版界的关注。在1987年出版了绫辻行人的《十角馆杀人预告》之后,日本讲谈社非常看好这类作品的市场前景。没过多久,讲谈社出版了《讲谈社小说最书》,大力推广新本格推理。以上提到的所有作家,都是通过这套丛书出道的。到了1993年,“最书系”的作家已经达到了20多位,其中还包括齐藤斋、太田忠司、奥田哲也等人。讲谈社的这套书,也成为了新本格推理确立的标志之一。

    除了讲谈社,东京创元社对于新本格推理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前面章节我们提到过,1988年,东京创元社受到之前鲇川哲也经历的启发,启动了“鲇川哲也和十三个谜”征文活动,鼓励新人出道。活动取得成功,伴随着新本格的浪潮,在1990年,征文活动“升级”为“鲇川哲也奖”的设立。更多的作家凭借此奖出道,形成了和“讲谈系”分庭抗礼的“创元系”。从1988年到1993年,东京创元社培养出来的青年作家不下20位。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位。

    北村薰,本名宫本和男,1949年12月28日出生于琦玉县。北村薰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是该大学推理社团的骨干分子。大学毕业后,他一边在高中教书,一边开始创作小说。

    1989年,北村薰发表了短篇集《空中飞马》,一举入围“鲇川哲也和十三个谜”。其后,北村薰陆续创作了系列作品《夜蝉》、《秋花》、《朝雾》、《六之宫公主》和非系列作品《盘上之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北村流”。北村薰文笔细腻优美,行文颇具日本俳句风范,深受纯文学爱好者青睐。有读者一度认为,可以写出如此动人句子的作家,一定是一位心思缜密的女性。北村薰的作品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被誉为“日常推理大师”。2009年,他的新作《鹭与雪》斩获了直木大奖,标志着其事业达到了巅峰。

    折原一,1961年11月6日出生。他的出生地同样是琦玉县,就读的大学同样是早稻田大学。1987年,他辞职专门从事推理小说的创作。

    1988年,折原一发表了短篇集《五口棺材》。这是一部密室杀人小说,是受到了约翰·狄克森·卡尔的启发而创作的。后来,折原一增补了两个短篇,并把书名改为重新出版。

    同年,折原一创作了长篇小说,随后又写了和,构成了经典的“倒错三部曲”。折原一在这三部作品中都成功地使用了“叙述性诡计”,因此得到了“魔力折原”的称号。

    从此,“叙述性诡计”成为了折原一的标志。1995年获得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的,以及后来大获好评的《异人的馆》,都是这种诡计下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折原一是迄今为止“叙述性诡计”第一高手,没有“之一”。

    芦边拓,1958年5月21日出生于大阪。1990年,鲇川哲也奖刚刚设立,斩获第一届大奖的,就是芦边拓的《杀人喜剧之13人》。其笔下的系列侦探森江春策也是在这部作品中第一次登场的。

    之后芦边拓又创作了《侦探宣言:森江春策事件簿》、《事件的诱拐》、《三百年的密匣》等作品。2010年完成的《绮想宫杀人事件》被媒体评价为“终结推理小说的作品”,在日本引起了争议。不过,最令中国读者印象深刻的,是创作于2004年的。

    芦边拓以大观园为背景,讲述了一桩神秘的连续杀人事件。书中,贾宝玉、林黛玉等我们熟悉的人物悉数登场,用日本推理剧的方式重新诠释了经典。作者先后花了10年的时间,积累素材,揣摩人物,才完成了这部作品。单凭这点而言,芦边拓就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创作者。

    二阶堂黎人是新本格派重要作家。他本名大西克己,1959年7月15日出生于东京都。二阶堂黎人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是漫画大师塚野虫治的狂热崇拜者。1990年,他以一部《吸血之家》角逐鲇川哲也奖,惜败于芦边拓的《杀人喜剧之13人》。不知何故,这部作品也迟迟未能出版。

    1992年,二阶堂黎人创作了长篇小说《地狱奇术师》,才以新人的姿态正式出道。二阶堂黎人笔下的侦探名为“二阶堂兰子”,是一位才貌兼具的女大学生。这个系列除了以上两部作品,还包括《恶魔迷宫》、《恶灵公馆》、《魔术王事件》和《双面兽事件》等。从1996年开始,二阶堂黎人创作了推理文学史上最长的作品《恐怖的人狼城》。这部作品包括“德国篇”、“法国篇”、“侦探篇”和“完结篇”四部,总共400余万字。

    二阶堂黎人承袭了约翰·狄克森·卡尔的风格,行文中充满了浓郁的哥特色彩,是渲染气氛的高手,因此得到了“日本卡尔”的称号。

    山口雅也被称为“推理鬼才”。他的作品里充斥着很多近乎于“玄机”的东西,需要阅读者仔细体会;另一方面,山口雅也又一直在求索着推理小说最本质的元素——解谜。

    山口雅也1954年11月6日出生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他也是早稻田大学推理社团的成员,在学习期间,他就已经在《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上发表过推理小说评论。大学毕业后,山口雅也以“玩票”的心态创作了,这是他笔下的系列侦探“朋克刑警”首次亮相(虽然这时还不是主角)。这部作品在1993年正式修改出版。

    1989年,山口雅也创作了公认的“奇书”——,震惊了日本文坛。后来,这本书被票选为10年里日本读者最喜爱的推理小说。随后,山口雅也创作了“朋克刑警五部曲”、“M系列三部曲”和“垂见冴子系列三部曲”,以及非系列作品《日本杀人事件》、《续日本杀人事件》和《奇偶》。其中的《日本杀人事件》获得了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

    山口雅也的作品量少而质高,这在日本作家中是非常难得的。他曾经明确表示:“版税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关键是,出版人要理解我的作品。这是必需的。”我想,正因为山口雅也一直坚守着这个理念,他才能成为新本格推理最出色的作家之一。

    2000年,一些新本格作家创立了“本格推理作家俱乐部”,作家有栖川有栖被公选为第一届主席——这位作家的地位和贡献,可见一斑。

    有栖川有栖本名上原正英,1959年4月26日出生在大阪。有栖川自幼非常喜爱推理小说,在11岁的时候就尝试进行创作。

    在1987年推出的“鲇川哲也和十三个谜”中,有栖川的处女作《月光游戏》排名第四。这部作品的主人公名叫“江神二郎”,是大学推理社团成员。之后,有栖川继续创作这个系列的作品,包括《孤岛之谜》、《双头恶魔》和《女王国之城》三部。“江神二郎系列”被评论者誉为平均水准最高的系列作品,其中最新一部《女王国之城》获得日本本格推理小说大奖。

    有栖川有栖最崇拜的作家是美国大师埃勒里·奎因。除了“江神二郎系列”,他还模仿奎因的“国名系列”,创作出了一套类似作品。这套作品包括《马来铁道之谜》、《俄罗斯红茶之谜》、《瑞典馆之谜》、《巴西蝴蝶之谜》、《英国庭园之谜》、《波斯猫之谜》、《瑞士手表之谜》、《摩洛哥水晶之谜》等,主角是临床犯罪学学者火村英生。除了“国名系列”,火村英生还出现在《第46号密室》、《乱鸦之岛》等作品里。

    有栖川有栖还是一位出色的推理理论研究者,着有很多理论性很强的研究典籍。

    此外,“创元系”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家,还有贯井德郎、加纳朋子、今邑彩等等。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天才辈出的年代。新本格给了这些创作者无限宽广的舞台,让他们的才华可以天马行空般地施展。从“新本格元年”1987年一直到1993年,新本格推理以风卷残云之势席卷了日本乃至世界推理文坛。

    时间来到了1994年——这又是日本推理文学的一个分水岭。新本格没落?恰恰相反,它以一种更加不可思议的姿态蜕变着,一直延续到了下一个新的千年。


如果您喜欢,请把《谋杀的魅影》,方便以后阅读谋杀的魅影信徒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谋杀的魅影信徒并对谋杀的魅影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