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言铮想了想道:“让他进来。”
兵部侍郎此人,虽然偶尔也贪生怕死,但在朝为官多年却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若他真心投诚,倒也不是不能用。
很快,兵部侍郎就快步进来了。
他一进来就跪在地上,拱手高呼,“还请将军接受在下的投诚!”
“林大人请起,”陆言铮虚虚抬了下手,“有什么我们慢慢说。”
兵部侍郎闻言大喜,立刻起身,站着又对陆言铮行了礼,“将军,在下早就想投入将军麾下,奈何前几日一直没有机会,如今靖阳侯身死,在下愿带着自愿归降的将士们加入边军!”
“自愿归降?”陆言铮起身,单手负在身后,“你口中自愿归降的有多少人?”
“回将军,总计一万八千六百五十四人。”兵部侍郎一口就报出了具体的人数。
陆言铮轻笑,“劳林大人记得如此清楚了,你这是早就在谋划了?”
兵部侍郎尴尬的笑笑,“从出京被百姓截道那日,下官就在私下里询问了。”
那时他就知道,朝廷完了。
他们从京城过来,哪怕急行军也用了半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里,也的确够他处理这件事了。
人家的诚意都这么明显了,陆言铮哪有不留下的道理?
当即便让人带他下去,具体的交接事务就是下面的人的事了。
说是只有一万八千多人自愿归降,可真正在兵部侍郎公开这件事后,之前摇摆不定的那批人也大多愿意加入边军。
“反正我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跟谁不是跟?”
“我跟你差不多,家里的后母连饭都不能管饱,我还替他们想什么?”
“你们看边军的武器多厉害,跟着他们肯定有肉吃!”
“对对对,我也要留下……”
许多人都挤上来报名,让那些不想留下的人更加尴尬。
兵部侍郎对不想留下的人道:“我知道,你们家中还有妻儿老小,这件事又来得突然,所以陆大将军也不为难你们,放你们归家!”
那些人闻言,一阵沉默。
朝廷是个什么状况,他们心里门儿清,如果不是家里还有一家子人,他们也想留下啊!
兵部侍郎又道:“不过,陆大将军说了,你们若是以后还想加入边军,随时欢迎你们拖家带口的到琼州,到玉康府,到大西北来!”
“林大人这话当真?”有人立刻就眼睛发亮的问了出来。
第359章
无能狂怒
兵部侍郎朝着陆言铮大帐的方向拱了拱手,“此话乃陆大将军亲口说的,自然不会有假。不过诸位既然做了决定,就要以大将军马首是瞻,万不可生出二心!”
“我等誓死追随大将军!”众人闻言蓦地下跪,朝着陆言铮大帐的方向叩拜。
兵部侍郎对此很满意,他可不想他带过去的人搞什么幺蛾子,那不是打他的脸吗?
……
陆言铮这边顺利收编了靖阳侯带去的接近三万人马,朝廷那边得知消息时,已经是三日后了。
“靖阳侯战死?兵部侍郎临阵倒戈?三万人自愿归降陆言铮?”景清帝没说一句,心里就凉上几分。
他本来以为,靖阳侯这样的老将出马,就算不能顺利收回兵权,至少也能跟陆言铮分庭抗礼,为朝廷争取更多的时间。
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双方刚一打照面,陆言铮就敢直接杀了靖阳侯!
这也就罢了,靖阳侯惨死,兵部侍郎非但没有立刻整顿军务,反倒临阵倒戈,主动投降!
“朝廷是亏着那三万人吃喝了吗?他们竟然就这样倒向了陆言铮!”景清帝狂怒道。
底下的人噤若寒蝉,兵部尚书垂着眼,嘴角露出几分讥讽。
朝廷可不就是亏着那几万大军了吗?这几年天灾人祸的,军中欠着那些兵士们的军饷都已超过两年,好多人家里都揭不开锅了。
据他所知,因为朝廷不发军饷,以至于不少老兵油子们的媳妇儿都闹着和离,或者跑回娘家去了。
他猜测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三万人都投奔陆言铮的原因之一,大老爷们儿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怕啥啊?
景清帝下一句话出来,兵部尚书嘴角的讥讽都拉满了。
“必须给朕狠狠的惩处这些临阵倒戈之辈!他们的家人,男子抓起来各打五十大板!打完扔到就近的矿上去,每人必须开采上千斤的矿石才准离开!女子全都给朕送去织造局无偿替军中将士做衣服!”
这么多人,他们的家人只会更多,抓起来不现实,倒不如让他们干点有用的事。
景清帝自以为这个处罚力度不错了,可户部侍郎上前战战兢兢道:“皇上,老臣查过了,那三万人大多都已经没有家人了,有的也是断绝关系的,还在官府有备案,您这处罚……”
言下之意就是,这处罚落不到实处。
“什么?”景清帝呼吸一滞,“他们全都是孤家寡人?”
户部侍郎硬着头皮点头,“是。”
皇上是在宫里待得太久了,根本不知外面的疾苦,以为给朝廷卖命就是好差事吗?不,现在就连在外面乞讨的,让他们进军中去,人家都要考虑再三呢!
景清帝闻言,发了好大的火,可发火也不能解决问题,他扫了一眼金銮殿上这些人,目光落在最后的一人身上。
“永王,你来说,如今的局势,朝廷该如何?”景清帝收起狂怒的情绪,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
永王被点名,连忙走到前面来,拱手道:“启禀皇上,微臣惶恐,陆言铮手握重兵,又有那般厉害的火药武器,微臣以为,朝廷如今应该以不变应万变。”
“哦?怎么个以不变应万变?”景清帝威严的问道。
永王将清风先生的说辞照搬出来,“越河乃是锦州和京城隔绝其他各方的天然屏障,陆言铮就算想造反,也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钱财来训练水军;而朝廷则可利用这段时间,加强各地官兵的训练,让百姓囤积粮食上交国库,一段时间后,或许可以反攻陆言铮!”
这话说得听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但仔细想想又觉得有问题,不过对景清帝来说,有人能站出来出主意就不错了。
“你们看看,诺大一个朝廷,唯有永王能替朕分忧!朕养你们都是吃白饭的吗?”景清帝矛头一转,又指向了其他人。
大殿之上的人跪了一地,看得景清帝头疼,摆摆手道:“得了得了,这件事就交给永王负责,不管你们怎么做,朕只看结果。”
说完,他就拂袖而去。
永王心头狂喜,清风先生所言果然没错!皇上的心思根本不在朝政上,只要有人能替他出主意,他就会信任谁!
要知道,他当初投降朝廷也是被逼无奈啊,毕竟能自己做皇帝,谁愿意让别人坐在自己头上?
可当时他身后有陆言铮的大军在追,前面又是朝廷的大军和越河天险,除了投降别无他路。
本以为今后在朝廷他只能夹起尾巴做人,没想到听了清风先生的话又峰回路转了。
……
陆言铮在朝中的眼线将消息传过来时,已经是七日后。
杨萌拿着最新画出来的琼州舆图,进来就看到陆言铮在笑,“大将军可是有什么喜事?”
他们五兄弟自从跟着大将军来了军中,兄弟五人各司其职,每一个都干得有声有色,在军中跟众人的关系也处得极好。
“也不算多大的喜事,”陆言铮放下手中的密报,看着杨萌问,“可是舆图做好了?”
杨萌喜滋滋的点头,“是的大将军,我这些时日带着人踏遍了琼州各地,许多无人踏足之地也去转了转,这才画出了这份琼州全图,还请将军过目。”
他将舆图递上,陆言铮仔细看了一遍,满意的点点头道:“辛苦你了,有了这份舆图,今后西北军的训练就更加有保障。”
“不辛苦不辛苦,”杨萌摆摆手,“能为将军和大伙儿做事,是我的福气。”
陆言铮又问了他几句别的,就把人打发了出去。
杨家这五兄弟的确都是能人,若是把他们用好了,以后他也能省下不少精力。
江沁语这厢也通过顺风楼得知了靖阳侯被炸死,朝廷听了永王的话,没有做出反应的消息。
“无能狂怒罢了,”江沁语笑笑,将消息放到一边,“就算朝廷想做什么,也是无济于事。”
他们连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找出来并且解决,还说什么要对付陆言铮?
真是好笑,不把百姓的死活放在第一位,还妄想百姓给朝廷囤粮?
“云竹,”江沁语想了想便喊道,“放出消息,我们愿意高价收购粮食。”
第360章
顺势而起
云竹福身道:“是,夫人,奴婢这就去办。”
江沁语轻笑了下,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实际上她不止是想收购粮食,还想广发通告,让外地百姓都来西北这几个州府安家落户。
在没有热武器的时代,人就是第一生产力,谁的地盘人多,谁在战争或者经济上就占优势。
当然,排除那些完全不懂经营的上位者。
就在这时,陈绍匆匆进来,将一封信递给江沁语,同时满脸的义愤填膺。
“陆大嫂,朝廷简直太过分了!永王把阿铮哥炸死靖阳侯这件事无限放大,硬生生给阿铮哥扣上了反贼的帽子。”
江沁语扫了一眼京里来的急信,听见陈绍的怨言,抬头笑看着他,“你何必如此生气?他们不是说我们是反贼吗?那我们干脆就反一个给他们看看就是。”
陈绍闻言一愣,震惊道:“陆大嫂,你的意思是……是……”
江沁语颔首,“就是你想的那样,不过具体的事我也没过问,我相信铮哥能做好一切。”
“那可真是太好了!”陈绍过了一会儿才突然兴奋的跳了起来,“我早就看朝廷那些人不顺眼了!”
江沁语都被他的反应弄得懵了一下,随即失笑道:“你就不怕连累你们?”
“怕什么啊?咱们村如果没有你和阿铮哥,早两年就没了,算起来还是我们赚了呢!再说了,如果阿铮哥真能推翻了朝廷,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肯定比现在好过!”陈绍越说越兴奋,“陆大嫂你先忙,我回去看看还有没有啥我能帮上忙的……”
他说完就一阵风似的跑了。
江沁语摇着头看着他的背影,“年轻就是好啊!”
不过她相信,陈绍的心态也是绝大部分定水村人的心态,他们不怕陆言铮造反,他们只怕吃不饱饭,穿不暖,怕没地方住。
而这些,她和陆言铮都能给。
……
陆言铮也收到了消息,当即就下令换了边军的旗帜,正式启用西北军的名号,同时让老鹰带人接管了玉康府,将玉康和琼州联合起来重新布防。
与此同时,秦深也到了钦州。
“夫人,将军希望您能去琼州。”秦深恭敬道。
江沁语想了想道:“如今我的身份特殊,的确不适合留在钦州了,但书凡和盼儿的学业……”
“丫头,孩子们的学业你就别担心了,正好老头子我闲来无事,打算和秦老头云游天下,跟着你们走还安全,有秦老头在,孩子们的学业你就不必操心了。”陆老爷子不知何时到了门口,笑呵呵的开口。
江沁语闻言大喜,“老爷子说的可是真的?您也要跟我们一起走?”
“我现在无事一身轻,哪里去不得?”陆老爷子笑眯眯的,“秦老头昨天还在跟我抱怨,这事儿包在我身上,我现在就去跟他说。”
他说完直接转身就走。
困扰江沁语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她自然也不再犹豫,“钦州这边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那过两日我们就出发回定水村吧!”
“夫人不去琼州吗?”秦深疑惑的看着她。
江沁语摇头,“不了,如非必要,以后我就待在定水村。”
主要是因为两个孩子的课业,她现在就很能体会那些宝妈说的,有孩子后哪里都去不了的话了。
想到两个孩子的年纪,再加上陆言铮以后要走的路,若再跟着她东奔西跑的,那肯定会耽误学业,她就觉得还是在一个地方安稳过日子的好。
定水村虽然只是个村子,但今时不同往日,在那里也不比在其他地方差。
翌日,陆老爷子传来消息,秦大儒已经确定要跟江沁语一起走了。
江沁语确认这一点后,立刻安排人收拾东西,打算尽快出发。
“夫人,张府尹求见。”琥珀急匆匆的进来通传。
江沁语一愣,“谁?张府尹?”
不是,一个朝廷命官来求见她一个后宅妇人?不合适吧?
“是的夫人,就是张府尹,他特地请奴婢来传信,说是有重要的东西要交给您,请您代为转给咱家将军。”琥珀也是一言难尽的表情。
人家都摆出这样的低姿态了,江沁语当然要见一见。
花厅里,张府尹战战兢兢的坐在椅子上,对丫鬟上的茶是一口也不敢喝。
没过多久,江沁语带着琥珀过来了。
“劳张大人久等了,请坐。”江沁语见这位府尹大人一脑门的汗,心里还奇怪呢,她这里这么可怕吗?
张府尹勉强坐了下去,但很快又站起来,对江沁语行礼道:“今日冒昧前来,还请夫人勿怪。”
“无妨,张大人有事不妨只说。”江沁语笑道。
张府尹将手中的包袱递过去,“下官愿意将钦州府印以及城外大营的调遣令牌交给夫人,还请夫人转交给西北王。”
“西北王?”听到陌生的名词,江沁语本能的反问。
张府尹擦了擦额上的汗道:“此乃百姓给大将军的封号,如今整个西北都是大将军说了算,咱们钦州的百姓也愿意支持大将军……”
只要一想到探子的回信,他就忍不住浑身冒冷汗,那可是靖阳侯啊!居然被陆言铮一炮给轰死了!
他这样的若是落在陆言铮手里,还能有好下场?
可让他和陆言铮作对他也不敢,更没有那个实力,思来想去,也只有投诚这一条路可走了。
别的不说,看在他投诚的份上,以后就算清算起来,他顶多就是不再做官,还不至于丢了性命。
可若是帮着朝廷和陆言铮作对……得了吧,就朝廷那死样子,他的俸银都拖了一年没发了,还能指望朝廷啥?
江沁语听完他的话,沉默了片刻,而后坦然接受了,“张大人的好意,妾身先替我家将军谢过了,别的不敢说,只以后钦州百姓的日子不会比现在过得差,这点我还是能保证的。”
“是是是,那下官告退了。”张府尹见她收了,心中大石落地,当即就告辞离去。
他刚走,江沁语就问秦深,“这事儿你怎么看?”
第361章
打通西北四州
秦深沉思片刻,“张启楠此人谨小慎微,胆小怕事,先前将军同意您留在此处也是因为此,他今日上门主动交予管理钦州的印章和兵权,应该是怕将军之后对他不利。”
“既然害怕,他为什么不跑?”江沁语奇怪的问。
正常情况下,遇到这种事,难道不是先想着卷款跑路吗?这个张大人却是拱手将自己的权利让给别人?反正她怎么看都觉得不对。
秦深笑道:“夫人恐怕还不知道,外面的形势已然崩坏得严重了,张启楠此举也正是他谨小慎微性格的体现。”
说到这里,秦深就把他这些时日收集到的消息告诉了江沁语。
原来,去年下暴雨的时候,整个大越都下了雨,只是不少地方都跟勇山县一样,暴雨倾盆,导致山洪无数,房屋倒塌不知凡几,活下来的百姓几乎全都涌到附近的城镇。
官府不敢完全不管这些没有家园又身无分文的难民,硬着头皮接济了这些人半个月,之后就催赶着难民们回去种田。
对干旱三年的大越来说,一场暴雨虽然摧毁了无数家园,可也让干涸的土地重新迎来了生机,种下去的种子很快就长了起来。
百姓们本以为好日子来了,可地里的事哪里是他们说了算?严寒天气的降临,使得种在地里的庄稼死了好大一片,存活的十不存一,收成肉眼可见的是不行了。
直到这时朝廷都还在忽悠老百姓,让他们想办法自己种庄稼,到时候朝廷免税高价收购。
都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高手在民间,有了朝廷这句话,百姓们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过完年后还真有人种出来粮食。
然而,那人将种出的粮食拿去官府想要给家中换点银钱改善生活时,朝廷之前做出的承诺瞬间失效,他们不但直接抢走了百姓的粮食,还将人打了一顿扔出去!
这种行径一经传出,百姓哗然,再也没人赶去官府卖粮了。
“我明白了,”听到这里,江沁语一下就懂了,“外面没粮食,百姓又因为之前朝廷的态度,难免变得凶横,这位张大人怕出去反倒更没有好日子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