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佚名 本章:第122章

    刘主任的手机并没有挂,愤懑地吐出一句:“都楞着做什?么?写手术通知单送到麻醉科去。”

    疥疮突现

    刘主任刚出电梯,

    就看到殷远和殷梨兄妹俩站在紧闭的复苏室门?外,手足无措地,走也不是,

    留也不是,

    急得在原地直转圈。

    复苏室的译语人也是第一次遇到手术伤口崩开的事情,

    比殷氏兄妹俩好不了多少,但?好歹抢先看到刘主任出电梯,急忙迎上去。

    刘主任相信复苏室医护们的专业程度,把殷氏兄妹俩喊过来,

    对?译语人说:“术前谈话里都说过,现在除了互相信任,没有?其?他办法。”

    译语人实时转达。

    殷氏兄妹经历过殷家最贫困和最兴盛的时候,亲眼目睹过阿耶被人当?街殴打,

    只因为殷家马车在前面;还见过弟妹们病死,阿耶阿娘痛彻心扉的样子。

    自幼什么苦什么痛都忍得住,

    不知怎么的,殷氏兄妹看到刘主任时,眼泪就流个不停。

    刘主任望着兄妹俩:“我当?医生这么多年,见过太多突发状况,

    所以,我不能对?你们做任何保证,就像手术前谈话?一样,

    我们尽力而为一起努力。”

    殷远点头,听到电梯门?开的声音,看到普外科的医生们风一般从眼前刮过,

    脚步沉稳又坚定,哪怕只是一个又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

    都带着让人想要信任的吸引力。

    殷梨的眼泪却更?凶了,拽着刘主任的衣服:“刘医仙,是奴不好,奴看阿耶躺得不太舒服,他执意要解开腹带,说是后背绑得有?些痒,给?他捏肩捶腿,想让他开心一些,就说了盐税改革的事情。”

    “阿耶先是不敢相信,因为有?陛下和太子殿下的承诺,后来听说是金老提的,他笑得特别?大?声,不知是岔到气还是怎么的,直打喷嚏,没捂肚子。”

    刘主任真是哭笑不得,但?脸上和眼神都没显出半分,只是从口袋里掏了手帕纸给?殷梨:“我知道了,现在进去给?你阿耶做手术。”说完就径直进了麻醉科。

    殷远拉着殷梨在手术等候区坐下,拿着手帕纸给?妹妹擦眼泪:“再哭眼睛要红成小兔子了。”

    殷梨使劲把眼泪眨回去,好不容易恢复就瞪他:“你才小兔子!”

    殷远拉着殷梨的手哄:“好好,我是……”

    ……

    刘主任换了刷手服,又从刷手间举着双手走进7号手术间,就看到殷富已经躺在手术台上,静脉通路已经开通,麻醉医生,台上和台下护士将一切都准备就绪。

    殷富眼巴巴地看着刘主任,忍不住干笑:“刘主任,是我让梨儿解开腹带的,打喷嚏的时候忘了捂肚子……就……以后我一定注意。”

    刘主任只能在心里叹气:“吃一堑长一智,记得就行。”

    殷富好不容易才从肚子崩开的恐惧里挣脱,以后再怎么肚皮痒、不舒服,也绝对?不随意解开腹带,连连点头:“记得,记得很牢。”

    刘主任解开腹带、去掉保护的无菌碗,观察崩开的伤口片刻,吩咐:“开始吧。”

    “是,主任!”

    修复手术有?条不紊地开始,半小时后结束,殷富被送回复苏室。

    刘主任边走边解口罩,出了麻醉科大?门?,招呼殷氏兄妹:“修补结束,不管现在住院,还是以后出院下山,都要格外注意。”

    殷远和殷梨向刘主任行礼:“谨记在心,多谢刘医仙。”

    刘主任摆了摆手:“你们注意身体,手术后的日常照顾更?辛苦。”

    “是。”殷氏兄妹目送刘主任走进电梯间。

    ……

    门?诊大?厅的巨幅电子屏上,红色字体飞快变化,救治病人数不断增多。

    上山农户们的病症五花八门?,除了普遍的营养不良,以及务农时受的擦划小伤,外科门?诊仔细处理,保证他们不会因此继发感?染。

    营养不良是大?郢的粮食供应和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只要红薯、土豆和玉米试种?成功,能在整个大?郢推广开来,那么寻常百姓也能每天都吃饱饭。

    而这些农作物的杆和叶,都可以成为农畜的口粮,农畜们也可以获得充足的食物,生育率和出肉率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润和帝与太子都有?意减税,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时间;有?粮有?肉,营养不良的百姓就会大?幅减少。

    这些需要良政、良臣和极好地执行,也需要时间,急不来。

    所以,前台和导诊们又把农户们带去了口腔科。

    口腔科医生们又一次满负荷工作,因为大?郢的医疗水平限制,人人都有?口腔问题,人人都不当?回事。毕竟观念如此,人年纪大?了,牙齿就是会掉,人人都有?蛀牙,没什么好奇怪的。

    口腔科医生解释得口干舌燥,译语人翻译得嘴巴上都快有?裂口了,农户们坚定不疑地要求速战速决,比如,牙齿蛀坏了?那就拔掉。

    医治疾病,需要病人配合,同时双向信任,所以口腔科医生也不再勉强,坏牙一颗又一颗地拔。

    拔完以后静坐半小时,农户们决不耽搁一分钟。

    农户们只关心怎样才能尽快见到小徐农仙,牙不牙的,做根管?种?牙?装假牙?

    不,不,不行,没什么事能比小徐农仙教授播种?术更?重要。

    口腔问题暂时解决以后,农户们去了皮肤科。

    皮肤科医生们发现了共性问题,农户们因为贫困没钱去平康坊和胡姬酒肆花销,自然也没机会得花柳病;但?是,他们的手指缝里都有?一个个半透明?的小疱,又疼又痒,不少都抓破了。

    极少见的疥疮就这样出现在皮肤科医生们的眼前,这是与生活水平密切相关的疾病,有?传染性,常常全家感?染,由疥螨虫引起。

    居住在潮湿、不通风、缺乏光照的地方,人就容易感?染疥螨,疥螨寄生在皮肤内产卵,幼虫爬出以后的代谢物引发搔痒等症状。

    皮肤搔痒,当?然免不了手指的抓挠,这样指甲缝隙里就难免带上疥螨。

    人的双手每天要触碰许多物品,也每天都会有?意无意地碰触身体,自然会将肉眼看不见的疥螨传遍全身,一处痒,多处痒,最后就是浑身发痒。

    皮肤科医生们发现,有?些农户们已经抓痒抓得指缝、手背、手腕、小腿、双脚上全是道道血痕,有?些血痕结了痂,有?些血痕会持续被抓破,已经形成皮肤的色素沉着。

    疥疮的痒与其?他的搔痒不同,难以忍受,影响睡觉和休息,所以农户们愿意听皮肤科医生细说。

    皮肤科医生对?着指缝和抓破处取样,搜集了许多的样本送到检验科。

    于是,从来不闲的检验科更?忙了。

    很快,送检结果出来,确定是人形疥螨。

    皮肤科主任得到检验结果,直接打电话?问中央药房:“有?硫磺皂吗?”

    还挺巧,这病在现代虽然少见,但?药房里有?硫磺皂。

    于是,感?染了疥疮的农户们,每人都领到硫磺皂,并?且知道勤洗澡更?衣、衣物和床褥在阳光下曝晒,可以减少得疥螨的机会。

    除了感?激,农户们惊叹于硫磺皂的体积,以及飞来医馆物品的神奇。

    而司农寺卿觉得,既然整个司农寺都上山,那就不能单纯只管农事,负责记录的司农寺主簿带着刀笔吏,本来是上山记录农事,准备编纂农经的。

    自己和农户的身体出了这么多大?恙小病的,而飞来医馆医仙们都有?极好的应对?之?策,反正闲着闲着,主簿和刀笔吏开始记录飞来医馆医仙们关于口腔、皮肤等科的注意事项,以及预防措施。

    到时候连同农经一起呈到润和帝面前,无论?如何都是大?功一件。

    从清晨到夜晚,主簿和刀笔吏记录得眼胀手酸,但?望着一撂又一撂、写得满满当?当?的纸页,内心雀跃又有?着难以言说的满足。

    事实证明?,门?诊护士长金燕的心算和目测能力确实很强。

    等第一批上山的农户们领了药离开医院时,刚好是门?诊下班时间。

    绚丽的晚霞把医院和宿舍都映成了深浅不一的绯红,连营养不良的农户们脸上都带着红光。

    在工部?能工巧匠们的努力下,两日时间就在桃庄建造了可供农户们居住的简易房,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往返的时间。

    门?诊大?厅的巨幅电子屏上,红色字体显示:“飞来医馆系统第十一项任务,完成进度完成率31.3%。”

    门?诊的医护们收拾完东西,到一楼看向电子屏,长长地舒一口气,嗯,虽然第十一项任务的要求很多,但?现在看起来,完成任务的时间远没有?预想得多。

    只要病人够多,完成任务不是问题。

    正在这时,司农寺的官员们整齐划一地走到医护面前,郑重其?事地行礼。

    医护们望着司农寺的官员们,正准备飞快开溜,而护士长金燕和皮肤科主任赶紧上前阻止,再次申明?,飞来医馆自有?礼数,无需行如此大?礼。

    因为临出发前,魏璋和太子都提醒过他们,如果飞来医馆的医护们不愿意他们行大?礼,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官员们行礼不成,立刻取出这次带上山的礼物,提前准备的端午节礼物。

    为了端午节礼物,司农寺卿专门?到国子监找了魏璋,打听医仙们的喜好。

    魏璋说,一般来说吃食照单全收,金银珠宝这些无所谓,但?是他们对?大?郢特色的手工艺品很有?兴趣,说完又回去上课了。

    大?郢的上巳节、清明?节和寒食节靠得非常近,这三?个节都已经过去,天气也越来越热,再按节礼相送实在不全时宜,所以司农寺官员们绞尽脑汁决定送端午节礼物。

    端午节礼物包括,赛龙舟获胜队的奖品,彩缎和银碗一对?,每个科室都有?一份;百索九子粽六十六匣;菖蒲、艾叶、雄黄、钟乳等药材各六匣;五彩丝缕编制的手环,满满两大?箱,保证飞来医馆人人有?份。

    皮肤科主任和门?诊护士长,以及医护们,望着堆了半个大?厅的礼物,啊这……

    正在这时,门?诊二楼传来郑院长的声音:“收下吧,礼轻情意重。”

    于是,双方互相道谢。

    接到消息的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和小推车,把药材送去中药房,其?他礼物送到每个科室。

    于是,每个科室的医生办公室里都放了银碗,护士站放了彩缎。

    然后大?家都好奇百索九子粽是什么,打开装粽子的匣子,提溜出一串九个小粽子,小巧玲珑又可爱,哦,原来这就是九子粽啊。

    这么可爱的小粽子,吃呢?还是吃呢?还是吃呢?

    农仙秘法

    还?是傍晚时分,

    小徐收到农户们体检完毕下山的消息,就向郑院长申请译语人。

    下班后的译语人组听到郑院长的询问?,争先恐后地报名,

    生怕轮不到自己,

    值夜班无所谓,

    反正飞来医馆有咖啡,重要的是播种。

    郑院长没办法,安排了五个译语人下山。

    小徐和老?徐两人领走了食堂仓库所有的红薯、土豆和玉米,装满了?徐家的大皮卡车从“天梯”下到桃庄,

    五名译语人坐在皮卡的后面?,保护这?些珍贵的种子,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

    当农户们以及桃庄村民们看到天梯里缓缓驶出的大?皮卡时,都瞪大?了?双眼,

    张大?的嘴巴能塞进一个鸡蛋,这?就是国都城里流传的力?大?无穷的“大?铁马”?

    司农寺治下的老?农们,

    第一时间认出坐在副驾上的老?徐,把夜灯戴在头上就跑了?过去,特别热情地打?招呼:“大?农仙!”

    老?农们这?一跑,其他农户们也跑起来。

    开?皮卡的小徐立刻踩刹车对译语人说:“把司农寺官员们请来,

    让他们都回去,万一被车撞了?会死的!”

    译语人组立刻下车,让农户们都退下,

    同时请来司农寺的官员们。

    一阵混乱以后,随着司农寺官员们的到来,又变得井然有序。

    因?为司农寺少卿田进的按排合理,

    司农寺卿沿用了?三个分组。

    趁着日头长,老?徐负责教土豆组的农户们识别土豆的芽点、分切、然后埋在草木灰里保存。

    于是,

    桃庄农户家的菜刀以及各种刀具纷纷上阵,隔得老?远也能听到切土豆的声音。

    小徐教红薯组的农户们识别红薯的芽点、分切与保存,在一对一教学、保证每个农户都能正确操作以后,小徐就去搬玉米。

    食堂库房的玉米都是新?鲜的,没有经过蒸煮和其他加工,所以可以当种子种植。

    小徐又教玉米组的农户们,怎样既快又好地掰玉米粒,并?保存。

    司农寺的官员们知道农户们的特性,主簿和刀笔吏对着三种农作物画图、标注忙得不亦乐乎,官员们也分成三组,保证农户们的操作符合小徐农仙的要求。

    而老?徐就监督官员们,看他们是真懂还?是假懂,这?些种子数量不多、每一块每一粒都很珍贵。

    播种这?事?情关系到每位官员的前?途,自然每个人都非常认真。

    译语人组遇上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因?为恶补期间和上任之后,学习内容涉及农耕的非常少,所以翻译起来就很困难。

    好在,徐氏父子俩都很有耐心,翻译不了?就动手给农户们看,一点点纠正。

    而译语人组在屡屡受挫以后,换了?思路,飞来医馆的物品,大?郢都没有,干脆全都读普通话?,也就是原音。

    农户们第一次听有些困难,第二次听就容易得多。

    教学和实践,翻译和理解,这?些难题渐渐理出了?头绪,也就不再那么难。

    小徐背着一堆塑料的三色小旗子,拿着锄头,沿着桃庄附近的农田、荒地和山地走?走?停停,每到一处都用锄头刨出土来看,符合种植农作物的地,就插一根小旗子,再去看下一块地。

    司农寺主簿抱着医仙们赠送的纸笔,跟在小徐后面?亦步亦趋,译语人则跟着他俩实时翻译。

    转着转着,天色就暗了?,没多久,天就彻底黑了?。

    大?郢的蜡烛和油都很贵,司农寺官员们也很抓狂,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农仙们会在傍晚时分下山,并?打?算连夜教播种啊喂,他们手里只有几盏灯笼和火把,不够这?么多人用的。

    这?可怎么办?

    小徐戴上了?头灯,走?到哪儿都不受影响,这?可把官员们羡慕得不行,因?为头灯比灯笼火把亮得多,风吹不灭,遇水也不熄,主打?一个使用方便?又扛造。

    山坡林地黑夜难行,小徐并?不受影响,倒是跟在后面?的官员连着摔了?好几跤,有几次要不是小徐转身拽住,他们可能掉到洼地里。

    小徐是个社牛,下山以后安静纯粹是语言不通影响发挥,望着官袍都刮破的官员们,不声不响地去大?皮卡上,拿了?更多的头灯下来。

    这?些头灯都是新?买的,是为了?无花果种植园采摘准备的,因?为无花果不耐储存,每天早晨三四点就要摘好摆好,赶上七点的货车送出去。

    官员们看着小徐拿了?头灯过来,亲自给自己戴上,调整好位置,个个激动不已,农仙看着年轻、却经验丰富,就算不说话?也很随和。

    小徐继续找适合播种的地,顺便?向译语人解释,解释不通,就直接比划。

    官员们跟在后面?,看着他们比比划划,有了?头灯,别说是今晚,就算以后几晚都不睡也没关系。

    而坐在桃庄的老?徐因?为手术后的关系,只能让译语人去大?皮卡上拿太阳能灯。

    译语人抬来太阳能灯的箱子,老?徐打?开?后,把这?些灯都装好,打?开?的瞬间,黑漆漆的桃庄如同白昼。

    农户们、司农寺的官员们再次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飞来医馆太神奇了?!

    为了?下山能用,老?徐和小徐提前?把太阳能灯拿出去,晒了?好几天的日光,保证这?些灯可以用一两天。

    有了?“小太阳”,农户们辨识芽点、掰玉米粒都不受影响,干活儿也更加得劲。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们医院都穿了》,方便以后阅读我们医院都穿了第122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们医院都穿了第122章并对我们医院都穿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