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类别:游戏动漫 作者:佚名 本章:第143章

    正在这时,从来不在群里?说话的心理医生?莫然,也难得说话:“我分析这个系统的前十?一项任务,看?似治病救人,其实为大郢的繁荣昌盛铺设了太多事情,根本就是为了保护大郢而设的。”

    “如果我们不说,大郢必定受到重创,与系统任务的目标相违背,前面所做的一切全都白费。”

    “我选择告诉大郢,既然飞来医馆系统有任务属性,那?就只有惟一性,守护大郢。”

    这不就是妥妥的“说什么?不重要?,做什么?最重要?。”

    二十?四小时后?,投票结果出来了,“赞成告诉”的占了89%,医护里?面占了“100%”。

    郑院长拿起?手机通知魏璋和崔五娘,又?通知了景和帝。

    就像看?透人性的刑警老秦预设的一样?,景和帝知道消息,并没有立刻发布出去?,同样?犹豫了几天?。

    景和帝再次来到飞来医馆,与池老面对?面谈话,足足一个时辰以后?才离开。

    两天?后?,郑院长收到消息,景和帝出重金请“十?八铁马”下山,不为其他,只为向国都城附近的郡县发布可能发生?大地震的消息,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这下,开弓没有回头箭,救护车作为重要?资源必须留在医院,不得不从“十?八铁马”退出;而唐彬彬医生?终于从医生?办公室的电脑桌与墙面夹缝里?找到了自己的车钥匙,成为“十?八铁马”的一员。

    为避免疲劳驾驶,医院大群又?征集了一批可以轮换的“老司机”,车后?厢里?放了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及生?活必需品。

    但问题日常存在,比如,国都城外的石板路只铺到桃庄附近,并没能延伸到附近的郡县,有些山路比接魏勤那?趟还要?难开得多。

    在魏璋和崔五娘的建议下,“十?八铁马”按车况和行?车难度分组,最难的一组由唐彬彬加无人机带队,率先出发。

    而工部则在景和帝的命令下,调集能工巧匠再次铺设石板路,不为其他,就为了铁马们救援方便?;毕竟在地震面前,但凡多一条路,就可能拯救无数人的生?命。

    对?能工巧匠们来说,能为“飞来医馆铁马”铺路是一项殊荣,个个抢着报名,因为有了之前铺路的经验值,以及“帝陵”的大库房,这次铺设得比以前更快,用?时更短。

    唐彬彬又?一次启用?无人机在天?黑时探路带路,让“超难组”铁马们安全抵达,传递完消息后?,还有效宣传了预防和应急措施。

    在“铁马”们离开时,各郡县官员和百姓们依依不舍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十?月二十?六,新“十?八铁马”虽然一路艰险,但顺利完成任务,还安全抵达医院,没有车辆受损,也无人受伤,大家长舒一口气。

    决定已下,生?活自然要?继续。

    医院的各个微信群热闹非凡,三天?后?,各个群主都置顶了一个问题:“如果国都城附近真的发生?大地震,我都做什么??”

    秉持“天?生?我才必有用?”,大家各抒己见,有说自己可以的,也有说不行?的:

    “啊,我是会计啊,真做不了什么?,我可以申请抬担架吗?”

    “我是美术生?,要?不,给大家画巨幅的古今鱼水情?”

    “……”反正都决定留下了,当然要?发光发热。

    终于,池老难得在大群里?冒泡:“有应急救援工作经验的人才们,你们该站出来了。”

    热闹的微信群瞬间安静,五分钟后?,有人出来回答:“没有救援工具,我们真的做不了什么?。”

    “再说,建筑和地质千差万别,能派上用?场的经验真不多。只能见招拆招。”

    地动山摇

    确实?,

    在千差万别的现实?面前,全院统一了“见招拆招”的共识。

    下山的医护们改变了太医署学生们的学习计划,着重加强“外伤”分级、判断和处置的学习,

    超高强度的学习进度和实?践课,

    让每个学生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四个时辰可以用。

    国都城尚药局治下开设了惠民药局,

    集结了?城中?所有的闾阎医工,以及有志于学医的寻常百姓,由尚药局医工和崔家军的军医们进行统一培训,强化外伤处理和急救。

    各大药铺则抓紧时间准备外伤药材与成药。

    世家高门则在景和帝的要求下,

    准备了?许多搭棚材料,以备不时之需。

    国都城匠人铺出了?一批又一批外科器械,用煮沸法消毒备用。

    因为大?郢还没?有棉花,日常衣物原料只有丝绸和麻布,

    有织机的人家都在用麻布织绷带。

    百姓们则在里?长?或坊长?的带领下,归置家中?值钱物品,

    晚上在外面搭棚或搭板睡觉,并进行地?震的躲避与自我保护演练。

    医院也好?,国都城也好?……每个人都在努力,也看到了?其他人为自己的努力,

    因此,可能发?生地?震的消息传开以后,民心未散,

    反而凝结成了?一股力量。

    “大?换血”的大?小般若寺,所有僧侣都接受了?礼部官员极为严苛的挑选,并经?历了?长?达半年的思想?教育,

    重开山门后,让所有进入的百姓有了?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僧侣们不再高高在上,

    对待百姓的态度也和善得多,也不再动辙用前世冤孽、现世报应等等来讹香火钱,侧重与佛教各个节日与祈福活动。

    因为大?郢寺庙本就?集“书场、医院、社区活动等”功能于一身,所以,僧侣们排演了?与“地?震防灾”“受灾自救”“互帮互助”等多个方面的小剧场,宣传效果非常理想?。

    寺庙旁的悲田坊,增加了?病床数量,僧侣们更是按照以前治病救人的经?验,准备更多的药材和急救用品。

    而醉霄楼因为与飞来医馆有契约在先,提前按照配方准备了?方便储存的“救灾干粮”,两位掌柜又一次心疼得滴血。

    预测的地?震区域内,各街坊的坊长?里?长?家中?,都在高高的房梁上挂了?防风的铃铛,保证地?震发?生时,第一时间能感应到。

    ……

    忙碌的日子总是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地?震可能发?生的十一月。

    景和帝下旨,国都城内外各坊的坊门、四大?城门夜间不关闭,以免地?震后城门坊门变形而打不开。

    禁军和金吾卫不分昼夜地?巡逻。

    国都城上下也好?,医院全体也好?,神经?都忽然绷紧,每天都过?得小心翼翼。

    而且天公作美,虽然已经?入冬,但天气?还算暖和,百姓们夜宿在外也还扛得住。

    诸多世家以及新兴贵族,在景和帝的号召与表率作用之下,纷纷资助平民们厚实?的冬衣和冬靴,以及少许的储备粮,和过?冬需要的火炭。

    许多贫苦了?半辈子的百姓们第一次得到了?崭新的冬衣,想?着来年的减税,觉得这日子过?得越来越有盼头。

    但即使这样,人的神经?所能承受的重压也极为有限,这样的日子一天天地?翻篇,很快就?有人松懈下来,即使睡在户外也能鼾声如雷。

    万万没?想?到,天气?骤变,从寒风凛冽到大?雪封城,前后只用了?五天。

    人类的身体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异常脆弱又渺小,回屋成为唯一的选择。

    与此同时,池老站在大?雪纷飞的天台,眺望美得不像话的高山雪景,却只能一声叹息。

    第二天一早,郑院长?与各科大?主任一合计,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把“临时医院帐篷”等所有物品全都取出来,装车备用。

    郑院长?亲自去了?桃庄,通知那里?的百姓们,每晚住到飞来医馆去,天亮后再下山。

    桃庄百姓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倒拜谢,然后在陶五的带领下,清扫从桃庄到国都城石板路积雪的工作,不为其他,只怕“十八铁马”下山打滑。

    更加提心吊胆的日子继续着,国都城的百姓们也把房前屋后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因为他们相信,如果真的地?震,飞来医馆的医仙们一定会下山救大?家。

    大?小般若寺的菩萨们是泥塑金身,而飞来医馆的医仙们却是真实?存在的,虽然外貌差别很大?,平日脾气?秉性各异,但面对病人从来都全力以赴。

    因为有了?这个信念,国都城内外的百姓们从焦虑与惶恐中?摆脱出来,努力地?生活,在腊月将近的时候,着手准备年货与新衣。

    考虑到救灾和运输的实?际需要,整个国都城内外的马匹都在熟悉静止的“大?铁马”气?味,从少到多,从静到动,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它们终于适应了?行驶的车辆和喇叭声。

    国都城内外很平静,挂在各处的防风铃铛从来没?响过?,连最轻微的地?震都没?发?生,也没?有任何动物受惊或异相。

    大?雪封城在三五日内融化,又过?了?三日,再次下雪,国都城内外又是一片白茫茫,再化雪……仿佛以前无数次的寒冬。

    就?连池老都在想?,如果是自己预测出错的话,也挺好?。

    但世事无常,就?在腊月初三这天半夜,天光骤亮,一声闷响,地?动山摇。

    地?震了?!

    即使现代所有建筑都能抗强震,在最高处的“飞来医馆”的所有人也清楚地?感受到可怕的摇晃。

    宿舍楼所有的灯都亮了?,因为早有准备,所以医护们、病人家属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有序撤离。

    睡在门诊大?厅的桃庄百姓们也醒了?,吓得脸色发?白,同时又被“飞来医馆”优越的抗震性惊得目瞪口呆,各种情绪混杂在一起?,求生本能却是最快的,他们迅速起?身,按照演练的统统就?位。

    是的,郑院长?和金老说过?,如果真的发?生大?地?震,桃庄百姓将是救灾的主力,他们重责在身。

    几乎同时,国都城的钟鼓声传到飞来峰上,第一次强震以后,短短半小时内,六次余震……又等了?半小时,地?震终于停止了?。

    郑院长?、金老和池老三人,站在高高的天台上俯瞰,国都城永乐宫的灯火陆续亮起?,在雪夜里?格外显眼?;然后是城东世家高门聚集的街坊,灯光也渐渐亮起?……

    但是城西和城南的灯火却非常少,几乎没?有。

    正?在这时,郑院长?收到魏璋的新消息,非常简短,只有两个字:“救命。”

    池老看着郑院长?递来的手机,又分析了?各个监测点传回的消息,思考片刻才回答:“郑院长?,可以开始救援了?。”

    郑院长?拿起?手机通知保科长?:“下山!”

    ……

    国都城西的延平门城楼区域一片漆黑,连盏灯笼都没?亮起?,本在城墙上巡逻的禁军们倒在坍塌的砖石堆上痛苦□□:“救命……”

    “来人啊……有没?有人……”

    拴在城门附近的马匹嘶鸣连连,一群又一群惊鸟在国都城上空盘旋鸣叫,刺耳而嘈杂,让每个听到的人都惶惶不安。

    可是,城西的房屋大?面积毁损,被压在残桓断壁下的百姓不知道有多少。

    饥饿、寒风刺骨、可怕的死寂黑暗之中?,无数人都盼望天亮,哪怕有一线亮光也好?。

    与此同时,城东发?生火灾,火借风势,越燃越旺,火事员全都赶去灭火,水龙车吱嘎吱嘎地?响着,伴着无数呼救与

    按先前的布署,禁军和金吾卫都分坊分区巡逻,现下肯定都围着永乐宫和城东火灾打转,一时半会儿根本顾不到受损严重的城西与城南。

    延平门被压住的禁军们,在黑暗中?根本看不到光亮和希望,寒风一阵又一阵,身体外露的部分渐渐失去知觉,被严重限制的肢体,连眺望飞来峰的方向都做不到。

    睁眼?与闭眼?没?有任何区别,无边的黑暗使绝望滋长?。

    一名禁军非常低声:“我们还能见到明日的太阳么?”

    “……”

    无人回答,因为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有赶来救他们。

    也许很快,可“很快”又是多久?

    他们能捱到那个时候吗?被压了?这么长?时间,他们的双腿还能保得住吗?

    不能问,不能想?,只余绝望。

    不知过?了?多久,禁军们先听到了?隐约的嗡嗡声,忽然就?感觉到了?明亮的光,睁眼?与闭眼?有了?区别。

    被卡住双脚的禁军拼尽全力大?声呼叫:“救命,有没?有人,我们在这里?!”

    光亮越来越近,近到他们可以看见飞在半空中?的“十字形”。

    越来越近,近到他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唐彬彬的声音:“飞来医馆下山救助,一刻钟后到达,请你们保持冷静,节约体力,不要大?喊大?叫浪费力气?。”

    被压的禁军们立时热泪盈眶,“十八铁马”全城皆知,能用飞灯传话的“唐医仙”更是名声响当?当?,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亲眼?看见,能亲耳听见!

    飞来医馆的医仙们半夜下山了?!

    为了?救人而来!

    黑暗伴生的绝望,就?被这一盏飞光和两段嘱咐驱散得干干净净,禁军们激动不已,有名嗓门最大?的回话:

    “是,唐医仙!”

    “十字形”亮着光、嗡嗡响着,沿着坍塌的城墙向南飞去,很快飞远。

    有了?希望,时间就?过?得没?那么煎熬。

    其实?并没?有一刻钟,被困的禁军们听到隐约的马蹄声和“铁马”声,看到由火把、“铁马”大?灯等亮光组成的长?长?的光链,最前面的也是他们最熟悉闪烁蓝光的“大?铁马”,以极快的速度向这边靠近,越来越近。

    禁军们喜极而泣,来了?,真的来了?!

    救护车停在距离城墙五米外的空地?上,最先跳下来的就?是拿着遥控器的唐彬彬,左耳挂着蓝牙耳机,边走边说:“延平门城墙坍塌,金光门和开远门完好?无损,在延平门这里?设置第一座移动医院。”

    “据无人机显示,城南安化门一段城墙坍塌,明德门和启夏门没?事。在安化门设置第二座移动医院。”

    医院人才统计表里?共有两名转业的消防员和两名在职消防员,与狄警官小葛警官分成两组,每组由一名转业、一名在职和一名警察带队,组织桃庄百姓展开救援工作。

    狄警官负责延平门,配合消防员协同救援。

    小葛警官负责安化门,带领另一列车队在无人机的光亮指导下,沿着城南墙继续进发?,车队后面还跟着牛车和马车。

    越来越多的车辆驶来,车门接二连三地?打开,不断有医护人员下车,太阳能应急灯高高支起?,驱散越来越多的黑暗。

    禁军们不错眼?珠地?注视着,在明亮的灯光下,保科长?带着志愿者们,开始在空地?上搭建移动医院的外围帐蓬。

    而桃庄的百姓们从各自的马车牛车上,卸下数不清的麻绳、撬棍、三角形木撑和折叠担架,按顺序摆放在坍塌的城墙外缘。

    “来,搬开这些砖石,挖走那些泥土……”消防员小安开口,译语人同步翻译。

    是的,飞来医馆所有译语人都下山了?,连接起?救援工作的话语传递。

    一刻钟后,第一座移动医院安装完毕,发?电机就?位,折叠病床等一字摆开,布局合理、动线明确,医护人员与医部设备全部到位。

    医院旁一个独立小隔间里?,安置着床边X光机,隔间内有四面铅板,尽可能降低幅射。

    被压得最浅的禁军被桃庄百姓从泥土砖石堆里?挖出来,立刻被送上担架,抬进温暖的双层帐篷内,看到帽子、口罩和工作服齐全的医护人员,立刻泪流满面。

    很快,初步检查完毕,这名禁军右脚踝骨裂,很快就?打上了?石膏,安置在病床上。

    两刻钟后,第二名被压禁军也被救出。

    第三名……

    第四名……

    两小时后,延平门十二名被困禁军全都被顺利救出。

    而坍塌的延平门旁,桃庄百姓也将进城的官道清理出来还做了?有效支撑,马车牛车也好?,铁马也好?,都可以安全通行。

    于是,救援一队通过?延平门,唐彬彬将无人机升空,看到待贤坊的房屋成片倒塌,附近的永和坊与丰邑坊也是一样,这组总共才三十人,哪能救得了?三个坊的被困百姓?

    被困时间越长?,救援成功率越低,人手严重不够,这可怎么办?

    正?在这时,只听到城墙外的不远处传来一阵整齐的马蹄声,唐彬彬扭头一看,蓉华公主带领公主府家仆们急驰而来。

    “唐医仙,我们能做些什么?”蓉华公主勒紧马缰,望着唐彬彬。

    “来得正?好?,”唐彬彬把显示屏递到公主面前,“这三个坊房屋倒塌严重,需要大?量人手开挖,我们人手不够。”

    “明白!”蓉华公主刚要挥马鞭,就?被唐彬彬拦住。

    “公主殿下,请您和家仆先看学习一下正?确的救援方式,这位是小安,最年轻的救援专家。”唐彬彬示意。

    小安被蓉华公主盯着脸都红了?,急忙摆手:“我不是专家,只是消防员。”

    两队合并,小安先在倒塌的房屋周围走了?一圈,然后指导桃庄百姓开始救援,一刻钟后挖出一名被困的老妪,立刻被抬上担架,送进帐篷。

    紧接着第二名,第三名……救援工作争分夺秒。

    蓉华公主点了?点头,随手一挥:“去丰邑坊!”

    “是!”家仆们扛着各种工具,立刻跟上。

    忽然,蓉华公主勒住疆绳,转过?半个马身:“忘了?告诉你,崔五娘带着崔家铁骑去安化门了?,人手不会缺,只会越来越多。”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们医院都穿了》,方便以后阅读我们医院都穿了第143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们医院都穿了第143章并对我们医院都穿了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