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萧容衍白锦绣 本章:第399章

    白卿瑜和白卿琦一左一右搀扶着吕太尉,抿住唇往疾步向上。

    “有程将军在,他们东夷国肯定占不到便宜!”刚才还没有睡醒的白锦稚此刻已经是跃跃欲试,“一会儿我就向长姐请命,我要亲自去,不信就收拾不了那小小的东夷国!”

    “东夷国四面环海,擅长海战,即便是你骁勇,去了也不见得能占得上便宜!”白锦绣唇瓣紧紧抿着。

    “海战的兵书我都看了不少了!”白锦稚扬声。

    几人从高阶之下上来,魏忠连忙推开殿门让几人进殿。

    白卿言就跪坐在桌几后,铺开圣旨,正在书写,听到脚步声,她头也未抬,手指在搁在桌几对面的战报上点了点:“来了,这是沿海战报,看看吧!”

    “阿姐……”

    “长姐……”

    “陛下……”

    几人行礼之后坐下,凑在一起拿起这战报传阅。

    “韩城王,战死殉国?!”董司徒一脸震惊。

    “如今,柳如士还在东夷国,吕凤琅……下落不明。”白卿言眸色深沉,她落笔,将玉笔搁在砚台上,抬头望着跪坐于自己对面的朝臣和弟弟妹妹们,“东夷国敢对我大周动刀,就要能承受的起我们大周的怒火!”

    吕太尉看到自己的孙女儿下落不明的时候,手都在抖,拼尽全力克制着自己的呼吸,才没有让自己倒下,冷静开口:“陛下,如今陛下是打算另派使臣前往东夷,还是打?”

    “当然是打!”白锦稚抢先开口。

    不等白卿言表态,吕太尉行礼后道:“陛下,老臣以为,如今我们大周赌国才是首要!东夷国可以先放一放,等到赌国之后……再清算不迟!”

    白卿瑜看向自己眸色深沉黑深的阿姐,心中明了,自家阿姐是绝不会忍下这口气的。

    “我已决意……发兵,灭国!”白卿言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董司徒睁大眼朝着吕太尉看了眼,连忙挺直腰脊道:“陛下,微臣以为……吕太尉所言先将东夷国放一放,赌国之后再行清算,才是上策!”

    “舅舅以为我是意气用事?”白卿言定定望着自家舅舅。

    “微臣知道,陛下是看到韩城王殉国,水师全部战死的消息,想到了曾经南疆一战的白家,微臣也知道陛下之所以今日坐在这个位置上,便是让白家军的惨剧再也不会在为国舍命的将士身上上演!”董清平神色肃穆,“可眼下我们大周不能打!”

    第1439章

    斟酌

    “一旦同东夷国开战,势必要拖累全国,届时……必要再调集粮草,那燕国之地正推行大周新法的城池,陛下您说……要不要调集?”董清平将双手摊开,“不调集……燕国朝廷会不满!若是调集……如今燕国百姓还未能感觉到大周新法的好处,反而要调集粮草,百姓们会对大周的新政起不满之心?未来还会不会更好的配合我们大周官员?陛下……这得不偿失!”

    吕太尉也颔首:“陛下,牵一发而动全身,老臣赞同董司徒所言,老臣知道这口气陛下咽不下去,我们可以先遣使入东夷要回韩城王遗体,让东夷给个说法,答应东夷国……若是七皇子在我们大周,我们大周必然会将其送回去,警告东夷国安分一些,直言相告……我们大周如今赌国不愿生事,可东夷国若是不安分,我们大周也不介意先灭了这弹丸小国,陛下说呢?”

    吕太尉在腹内斟酌半天,终于还是说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是啊!”董清平连连点头,“要和平想处,还是灭国,东夷国国君只要不是个疯子,就会选!”

    “阿姐,灭东夷,我去……”白卿瑜开口。

    “阿瑜!”董清平瞪大了眼,似乎是觉得这个节骨眼儿上,白卿瑜不帮着劝白卿言,怎么还火上浇油,说去灭东夷呢?

    白卿言定定望着自家阿姐,他能明白阿姐的愤怒……和阿姐的悲痛,还有阿姐的愧疚。

    东夷国不灭,阿姐心中怒愤和愧疚难平,且……东夷竟然敢对大周捅刀,正如阿姐所言就应当承受大周的怒火。

    白卿瑜抬眸看向自己的舅舅,低声开口:“舅舅,吕太尉,如今东夷国主动寻衅,若是我们大周忍下这口气,便等于是被东夷国拿捏住了软肋,让他们觉得我们大周如今正在与燕国赌国,所以不敢和他们东夷国打起来,故而越发的猖狂!”

    白卿琦也赞同白卿瑜的说法,颔首:“而东夷国尝到了甜头,必然会得寸进尺!”

    “在得寸进尺之余,东夷国也会怕我们大周赢了这一次赌国,将燕国收入囊中之后,再去找他们东夷国的麻烦……”白锦绣半垂着眸子声音徐徐,“东夷国自然便会与燕国靠的更紧密,也会不遗余力的来阻止大周赢得此次赌国!”

    “所以,既然到最后还是要打,何苦……这一次再遣使入东夷忍气吞声?应当是遣使将柳大人和柳大人之前带去的财宝全都要回来!”白锦稚已经按耐不住了,“不然,谁知道东夷国会不会用我们大周送去的财宝充作军资,与天凤国、燕国一同给我们大周使绊子!”

    吕太尉和董清平也明白,这几位王爷说的都在理,可眼下他们以为……做稳妥的做法还是稳住东夷,先胜了赌国再说!

    否则,若是因为打了这一仗,灭了东夷倒是解气,输了赌国之事,还不是给人家燕国作嫁衣裳!

    到时候白卿言可就是历史上头一个因为一个赌,把国输了的皇帝!

    董清平作为白卿言的舅舅,吕太尉作为白卿言最信重的重臣,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

    一直没有说说话的白卿玦,心底知道最好的法子就是将东夷国打服,甚至是灭国,可……他也担心会因为一战,导致赌国失利,长姐背上一个亡国之君的骂名,他的长姐……不敢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皇帝,但却一定是最为百姓着想的皇帝,他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

    “陛下,魏不恭大人到了……”魏忠跨入殿门,低声提醒道。

    白卿言抬眸道:“让魏不恭进来……”

    吕太尉听说白卿言要将魏不恭唤进来,便知道白卿言这是铁了心要打东夷国,恐怕是让魏不恭筹集粮草了。

    吕太尉手心紧了紧,几位王爷也说的十分明白了,不打也有不打的弊端,如此……既然陛下已经绝断了,那么就打吧!

    董清平也将白卿瑜的话,和白家其他几个孩子的话听了进去,原本还支持不打的他此刻也是左右摇摆。

    很快魏不恭匆匆入殿,瞧见几位王爷和吕太尉、董司徒都在,行了礼,便被白卿言唤到进前来坐着。

    魏不恭虽然也是大周的重臣,可这还是头一次经历这种,陛下没有架子和臣子同坐在一处商议事情的情况,还有些拘谨。

    “想来,阿瑜他们的话吕太尉和舅舅也都听明白了!”白卿言瞧着自家兄弟姐妹都将话说明白了,便将刚才写的圣旨从桌几上拿了起来,率先递给吕太尉,“吕太尉与舅舅无非是担心打起来之后,调运粮草,涉及到燕国推广周法之域会影响赌国。”

    “大周国债券?”吕太尉瞧着圣旨,不明所以,这四个字他都认识,加起来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魏不恭听到大周债券顿时打起精神来,这不是……如今他和陛下聊到过数次的东西么,只不过他脑子中和给陛下呈上的奏疏之中,并未取名字,如今……陛下竟然给取了一个大周国债券的名,不过也算是十分贴切了。

    大周国债券,顾名思义……就是大周欠的债,可以让国内有余力之人花银子购买债券,就如同放印子钱一般,将银子借给大周……在一段时间之后,大周会归还购买债券之人本金和利息。

    “曾经,魏不恭大人领命前去赈灾之时,为了不让饿殍遍地的事情发生,与其他城池打了欠条,调运粮食,此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故而……我与魏不恭商议国,若是大周出现什么紧急之事,而税赋银子又收不上来之时,是否可以在大周境内推出这种打欠条……向民间手中有余钱之人接银子的法子!”白卿言语声徐徐,这件事她和魏不恭已经商议过多次,魏不恭也交上来了几种推行措施。

    原本,白卿言还想要再斟酌斟酌,如今若是要同东夷国开战,便不能再斟酌了。

    第1440章

    誓死不还

    “陛下的意思,是如今就要在大周推行起来?”魏不恭问。

    “正是……”白卿言颔首。

    白卿言的圣旨,挨个在白卿瑜、白卿琦他们手中传了一遍,白卿玦冲魏不恭拱手:“还请魏大人详解。”

    魏不恭连忙挺直腰脊朝白卿玦还礼之后,这才开口:“当初魏不恭临危受命前去赈灾,因为赈灾粮饷不够,重新筹集也需要时间,微臣担心会有百姓饿死的情况发生,故而便奔赴几个城池以户部尚书的官印借粮,不但向城池借,还向粮商借,且斗胆……还许了利息,这才将粮食拉了回去!后来赈灾回来,微臣将奏报呈于陛下,陛下对这个许利借粮食的事很感兴趣。”

    魏不恭抬头朝着白卿言瞧了眼,接着说:“再后来……陛下便想到了,在我大周遇到什么紧急情况,户部调不出来银子的时候,是否可以用这种打欠条许利息的方式,来从民间征集银钱,毕竟……若是如同当初晋朝时一般,总是强迫富人带头来捐,这不是长久之计,所以……便打算以大周国之名推出大周国债券,如此来筹集银钱!”

    春桃带着春枝端着热茶和点心上来,很有眼色趁着间隙将酽茶和点心搁在各位大人手边,以免这大半夜的议事,白卿言和白家的公子姑娘还有吕太尉他们困倦饥饿。

    “如今这个时候,推出大周国债券,让魏不恭大人统计出数目……各地百姓都可以购买,按照他们所购买的时长来返还利息和本金。”白卿言手指在桌几上点了点,黑白分明的眸子隐隐显出锋芒,“如此……在推行大周新法的燕地,若是有百姓或者富商愿意购买,等到时间一到,便将利息本金返还回去,这……便是为我们大周在燕地立信的一种法子,且是最行之有效的法子!”

    吕太尉和董清平顿时恍然,如此说来……一旦开战,再在燕地推行大周国债券,对大周来说可是好事啊!

    沈天之带着大周的官员去了燕国也有一段时间了,可是……燕国百姓本就爱国意识极强,并且极为不相信大周朝廷,沈天之聪慧也有法子,但推行新政之事还是有些吃力!

    而今大周国要打仗,推行大周国债券筹集军饷粮草情理之中,又没有强征,而是大周所统辖的范围内,都在发售,自愿购买,这算是师出有名,又并非为了赌国获胜袒护燕地之周域,就是燕国朝廷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下一步,便是按时将大周国债券的本金和利息返还,这便是在燕国百姓之中立信!就如同古时……徙木立信,而后百姓才能相信朝廷官府是一个道理。

    “情理之中,又能得到燕地百姓相信大周朝廷之心,如此看来,陛下说要灭东夷国,果真并非义气用事!”吕太尉已经服了,他挺直腰脊朝着白卿言一拜,“陛下目光之长远……是臣等所不能及的!”

    董清平眼底已经露出喜意:“等我们大周将这大周国债券推行开来,燕国若是效仿……那就说明他们燕国承认我们大周的新政要比他们燕国的国策好,那他们就是输了!”

    白卿言颔首。

    “臣……算是服了陛下了!”董清平瞧着自己的外甥女,满目都是与有荣焉。

    “妈呀,打个仗……这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呢!”白锦稚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她想起之前三姐说,长姐是一个走一步必看十几步之人,又想起之前白家蒙难,那起子小人在白家门前叫嚣,她被气得昏头昏脑对那些小人挥鞭时,长姐的教训……

    长姐说,做人也好,做事也罢,可以锋芒毕露,但前提是必须有能力和城府将局面把控在你的掌握之中。

    今日,白锦稚算是理解这句话了!

    东夷国敢对大周亮刀,长姐便要灭其国,但……灭东夷,却不是以牺牲和损害赌国来做的,而是要用能力和城府,扭转乾坤,让原本应当是坏事的事,便成对自己有利的事。

    “阿姐,此次灭东夷,我去!”白卿瑜再次开口看向自家阿姐,目光坚决,“虽然我未经历过海战,但……既然是灭东夷之战,便需要我们白家之人前去坐镇!”

    “我也去!我也去!”白锦稚连忙道。

    “阿瑜说得对,若是灭东夷,没有我们白家的人坐镇不行!长姐,还是我去吧!”白锦绣开口,眸色沉沉,“我曾经训练过一支水师精锐,对于海战有几分把握,张姐将……阿玦和小四给我,锦绣……不灭东夷,誓死不还!”

    白卿玦颔首:“我愿意前去东夷!”

    “我也愿意!”白锦稚连忙开口,她才不管谁去呢,只要带上她就行了。

    “还是我去吧!”白卿琦转而望着白锦绣缓声道,“望哥儿如今很是你粘腻母亲,且你们本就聚少离多,如今更是要负责校事府之事,还是不要轻易离开。”

    “阿琦和阿瑜要负责赌国之事,是断断不能离开的!锦绣负责校事府……也正如阿琦所言,望哥儿和母亲聚少离多,锦绣也不能去,得留下来多陪陪望哥儿,还有二婶!”白卿言没有忘记二婶儿没有等到二房儿郎回来时那失望的表情,便更不能让白锦绣走了。

    “陛下的意思,难不成……是想要御驾亲征?”吕太尉只觉自己整个人都紧绷了起来,白卿言不让镇国王去,不让护国王去,也不让辅国王去,这意图若是吕太尉还猜不到,那就妄为白卿言信重的大臣了,“陛下不可啊!”

    见白卿言并未反驳吕太尉的话,董清平瞪大了眼:“这不行!打可以!但陛下身为大周皇帝,身负大周重担,怎么能轻易涉险!自古以来皇帝御驾亲征,都是只打必胜之仗来鼓舞士气,或者是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才会亲自涉足战场!东夷不过是弹丸小国……即便是灭国,难不成我们大周没有战将了吗?怎么能让陛下去!”

    第1441章

    心意已决

    “董司徒所言甚是,还请陛下三思!”魏不恭也连忙叩首,“一般帝王御驾亲征,都是为了显示自己是上天选中,有上天庇佑,文治武功,可陛下已经是我大周战神,且推行新法利国利民,早已经是百姓交口称赞的圣君了,如今更不是我们大周危难之时,实在是没有这个必要再御驾亲征!”

    “阿姐!你是皇帝……怎么能轻易离开国都!”白卿瑜也不赞同,“我也不赞同!”

    “是啊长姐,长姐如此,弟弟也不同意!”白卿琦也不赞同。

    “那……还让我去吗?”白锦稚问。

    白卿玦抬手在白锦稚的脑门儿上拍了一下,示意白锦稚少说话,这才笑着同白卿言道:“长姐,我和小四足够了!小小东夷……长姐就给我和小四一个立功的机会,否则我这王……当的总有些心虚。”

    白锦绣也表情急切:“校事府不打紧,暂时可以交给魏忠节制,望哥儿那边儿……都是为了我们大周,望哥儿必能理解我这个做母亲的!长姐我去!”

    白卿言听着弟弟们的劝说,她拿起桌角放的那枚金牌,手指轻微摩挲着,再次想起程远志让人带话回来,说韩城王临去之前拜别他,称来世再为她效命之语,心中就难受不已,哑着嗓音开口:“于韩城王……我心中有愧。”

    “微臣知道陛下因为韩城王牺牲殉国而悲痛,可陛下……您是皇帝,不是热血的少年,切不可意气用事!”吕太尉不等白卿言说完,便是郑重叩首一拜,希望白卿言能收回成命。

    吕太尉不是董清平,是白卿言的舅舅,说话一般都是斟酌再斟酌,今日说白卿言意气用事,已经算是斗胆了。

    “亲自前去灭东夷,并非我意气用事。”白卿言将手中的金牌搁在一旁,抬眸望着吕太尉、董司徒、魏大人和自己的弟弟妹妹,语气深重开口,“韩城王是大梁的降国皇子,我们大周的战将或者朝臣或许看不起他,可韩城王当初为避免百姓生灵涂炭而降,在大梁的水师和大梁百姓心中有着极高的威望!”

    她眼眶发酸:“此次韩城王为护渔民和使臣归航而战死!护航水师全军覆没!你们觉得这……难道不会在曾经的大梁百姓心中翻起滔天巨浪?!我们大周用的水师本就是大梁时留下的水师,本就与我们大周并非全然一条心,是韩城王……是他去沿海,用他的身份镇住了那些水师将士!护住了沿海百姓!”

    “如今东夷国放出话来,说是要我这位大周皇帝亲自去领韩城王的尸身,你们以为只是东夷国的随口刁难?想想为护渔民和使臣船队而殉国的韩城王,我要是不去,难道不会寒了水师将士和沿海百姓渔民的心?”

    吕太尉还想要太开口,却被白卿言抬手阻止,她清楚吕太尉要说什么。

    “我并非是贪图什么文治武功之名,也并非觉得只有我去了才能打胜仗,或者是在这场必胜之战中要什么文治武功之名!我去……是全韩城王的忠心!也是为了收揽水师的忠心,为了收揽已经成为我大周百姓,心中却还惦记着大梁皇室的民众之心!让他们知道……大周的皇帝亲自来为韩城王复仇!大周的皇帝是将韩城王将他们水师当做自己人!将百姓当做自家子民的!”白卿言指尖收紧,语声一字一句,“尤其是在这个时候,韩城王为护百姓而死,不论是沿海百姓还是水师,定然悲痛不已,正是需要大周朝廷表态的时候,大周皇帝按照东夷国所言去讨要韩城王遗体,御驾亲征灭东夷,便是最好的表态!”

    白卿言从很早之前便知道,将士上下一心,和民心所向的重要性,她以为一国之君之所以成为一国之君,不应当是被百姓供养在都城皇宫之中,而是哪里有灾哪里有战,她便能出现在哪里于她的百姓同在。

    如此……百姓的民心才能和大周同在,和她同在,如此一国才能真正的上下一心。

    祖父曾经教导白卿言,为将者,若敢身先士卒,则能激发将士方刚血性,战必胜!攻必克!

    白卿言坐在帝位之上,觉得激发将士血性得到将士忠心,和得到百姓忠心是一样的,只要她能不只是做一个端坐在大都城金銮殿上的皇帝,只要她能在大灾大战之时身先士卒,便能得到百姓的忠心。

    白卿言的确不是一个接受过如何成为标准君王的教导,可她也有她的一套治国治民之法。

    “你们说……我们要大梁的土地做什么的?我们要的是大梁的土地城池吗?我们要的是大梁的百姓!民为邦本!民心所向最为重要!就如同现在沈天之正在燕地之周域为我们争取燕国民心一样!”白卿言手指重重在桌几上敲了一下,“此事不议,国政交于镇国王、护国王、辅国王、兴国王,吕太尉和董司徒,你等看着商议!”

    “忠国王和高义王,明日一早,随我一同……”白卿言拳头收紧,“出发……灭东夷!”

    “白卿玦领命!”

    “白锦稚领命!”

    白卿言明早就要走,让吕太尉措手不及:“明日一早是否仓促?”

    “兵贵神速,我已让魏忠派人前去远平军营传令,调三万将士速速前往沿海驰援,我带人快马从大都城出发,追赶……尽快汇合。”白卿言望着吕太尉道,“若有需要再调兵,我会派人传信回来!”

    白卿言在他们来之前已经派人去远平大营传令,看来白卿言是心意已决。

    “我这就修书南疆,让人将纪庭瑜和赵冉,还有朔阳军调回来。”白卿琦说。

    “海战用不上!”白卿言侧头看向白卿琦,“让他们守好关卡,在我们大周灭了东夷之前,绝对不允许天凤国生事!”

    “是!”白卿琦颔首。

    “我离开大都城前往沿海之事,等我离开之后,早朝上由你们转告朝臣,稳住朝臣。”白卿言望着吕太尉他们。

    第1442章

    辜负

    心事重重的吕太尉、董司徒和魏不恭三人从大殿中出来,你看我我看你,虽然觉得白卿言行事有自己的道理,可还是难免担心。

    只听吕太尉一声叹气:“陛下是说的都对,也的确……陛下要比我们都有远见,可这陛下涉险去东夷……老朽实在是放心不下!”

    董清平也放心不下,他转而问魏不恭:“你是什么时候同陛下开始商议这个大周国债券的事情?陛下让你回去斟酌……看需要下发多少大周国债券,又怎么推行,你心里有数吗?”

    魏不恭连忙向董清平行礼,而后才道:“董司徒放心下官心中大致有数。其实我们大周自从接手大梁之后,打一个小小东夷国库倒是也能支应,不过陛下要推行大周国债券的话,自然是过债券占大头。”

    董清平点了点头:“此事……就辛苦魏大人了!”

    “董司徒客气,这都是下官的本分!”魏不恭连忙道。

    送走了吕太尉和董司徒,魏不恭双手抄在袖子之中,心中仔细盘算,这个大周国债券推动,他是不是应当提前造势,让一些富商和勋贵带头,如此就比较好推行了。

    ——

    因着白卿言天一亮就要走,白卿玦和白锦稚都已经回白府去收拾东西,安排护卫。

    白卿琦、白卿瑜和白锦绣就在白卿言身边,详细听白卿言说了此次东夷国与大周打起来之事。

    当他们听白卿言说,韩城王临开战……将程远志打晕前,曾经让程远志给白卿言带话说,有负白卿言所托,来生再为白卿言效命之时,都沉默了。

    包括白卿瑜在内,曾经都怀疑过韩城王对大周对长姐的忠心,后来……还是长姐说了在水师之中也有细作,他们这才放下心来,不成想白卿言给韩城王新任……韩城王竟是回报了这样的忠心。

    他们心中多少都因曾经未曾信任韩城王,而有愧疚。

    “阿姐……韩城王之死,可是让阿姐想到了吴哲,想到了方言将军,岳知周将军?”白卿瑜抬眸望着白卿言,理解自家阿姐的心。

    白卿言喉头轻微翻滚,藏在袖中的手还攥着那枚金牌,她不动声色收紧,垂眸说:“忠于大周,忠于我们白家的人,不应该……再被辜负,对韩城王……我给予的信任之中藏有手腕儿,我有愧!”

    “长姐,如今长姐已经是皇帝,而非曾经的白家嫡长女,对臣子……给予了信任,还有收揽人心的手腕,这都是必要的,并没有错!”白锦绣抬手攥住自家长姐的手。

    “长姐既然决定要亲自去灭东夷,那么我们就守好后方!”白卿琦低声开口,“长姐……万事小心,别忘了你现在是大周的皇帝,主心骨,更是有两个孩子的人。”

    春桃抹着眼泪给白卿言收拾东西,她还以为自家大姑娘当上了皇帝,总算是能安生了,没想到还要出征去打仗。

    若说以前他们大姑娘战无不胜,那是在陆地上,这一次可是要在海上……

    春桃听陈庆生说了,那坐船出海可和他们在大都城郊外坐船泛舟,还有坐船走水路不同,就连陈庆生一个成日里跟着管事跑腿不是坐船就是坐马车的大男人,上了海船那半个月都是吃了吐吐了吃,腿软到站不起来。

    他们家大姑娘本就体弱,若是真的去海上打仗,可怎么受得了?

    春桃擦了眼泪,同正在给白卿言收拾金疮药的春枝说:“把那个……那个洪大夫给大姑娘新制的药丸,给大姑娘多带上一点儿!”

    行装收拾的差不多了,春桃又去给白卿言他们更换热茶,一瞧见自家大姑娘她那眼泪又藏不住了,一边掉着眼泪,一边换热茶。

    “我不在,你好好照顾阿娘!天一亮……我就不同阿娘去告别了,省的惹阿娘伤心!”白卿言对白卿瑜说完,又对白锦绣说,“如今望哥儿粘着你和秦朗,二婶在镇国王府若是寂寞,便让二婶回宫来住吧!就说……我不在,让二婶替母亲分担照顾两个孩子,二婶带过望哥儿有经验。”

    “长姐放心,不必担心我母亲!”白锦绣应声。

    “上一次设计想借云岚将那些西凉余孽一网打尽,却逃了几个此事你们还是要留心,以免他们狗急跳墙做出什么行刺之事,最好还是要将剩下几人抓到。”白卿言又转而叮嘱白卿琦和白卿瑜。

    “长姐放心,他们逃不掉的,除非装一辈子哑巴,又不去医馆买药……”白卿瑜低声说,“他们有人受了重伤,这段日子我们看医馆看得比较紧,也已经有了眉目,想来快了!”

    听白卿瑜如此说,白卿言点了点头。

    “好了,之后咱们家,和这个国……就要辛苦你们了!”白卿言瞧着弟弟妹妹道,“回去歇着吧!”

    “天已经快亮了,我留下一会儿送阿姐出城。”白卿瑜说。

    白锦绣也道:“我也留下送长姐……”

    “让我们送长姐出城吧!”白卿琦内心还是不放心,若非白卿言让他和白卿瑜负责赌国之事,他也想同白卿言一同前往沿海。

    天刚刚亮,白卿言换了一身便装,亲了亲两个孩子,给自己的母亲留了一封信,便带着身着便服的护卫队还有暗卫,身边跟着沈青竹、谢羽长、魏忠快马出宫。


如果您喜欢,请把《嫡长女她又美又飒》,方便以后阅读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99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399章并对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