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类别:都市言情 作者:萧容衍白锦绣 本章:第400章

    白卿玦和白锦稚回去之后收拾好,便带人出城在大都城北门候着白卿言。

    此次,白卿玦和白锦稚除了带上了白家的护卫队,还带上了肖若海和肖若江两兄弟,卢平闻讯也要跟着一同去,连陈庆生也来凑人闹。

    陈庆生说曾经跟着商队去过那片海域,而且也到过东夷,对情况比较熟悉,非要跟着,白卿玦想了想便将人带上了。

    可……这洪大夫,着实是让白卿玦很是为难,白卿玦不带洪大夫,洪大夫干脆自己背了个小包袱,带着两个护卫坐着马车追了上来,同白卿玦说……若是不让他去,他也不着急,就坐着马车在后面追,一样的!

    第1443章

    一问三不知

    这洪大夫在白家,并非白家的家奴仆,他对白家诸子来说就如同是自己的长辈,白卿玦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只能是等自家长姐到了,让长姐劝洪大夫回去。

    远远瞧见大都城内有快马而出,白卿玦立刻迎上前。

    只见骑马在最前,一身黑衣滚银边窄袖劲装的白卿言极速勒马,她扯着缰绳瞧见白卿玦和白锦稚带出来如此多的护卫,颇为惊讶。

    “长姐!”白锦稚欢快唤了一声,连忙上前亲自替自家长姐扯住了缰绳,“长姐我们都准备好了!”

    “长姐……”白卿玦上前同白卿言行礼。

    肖若江、肖若海、陈庆生和卢平还有洪大夫也都上前:“大姑娘……”

    “洪大夫,乳兄……平叔!”白卿言翻身下马,“还有陈庆生,你们怎么来了?”

    “大姑娘要去剿灭东夷国,我们兄弟二人自然是要跟随的!”肖若海眉目间全都是浅笑。

    “小的曾经随商队到过那片海域,也到过东夷国,情况比较熟还会说一些东夷语,总是要跟着大姑娘出一份力的!况且小的跟着大姑娘……春桃也能放心些!”陈庆生笑盈盈说,“不然……大姑娘这么一走,春桃少不了要成天抹泪,说大姑娘不让她跟着,身边都没有一个照顾的人!小的恐怕要被春桃的眼泪给淹了。”

    立在白卿言身后的沈青竹听到这话,一向冷肃的面容也忍不住露出笑意,春桃那个眼泪的确是让人受不了,刚才走的时候还抱了一个小包袱,说是要跟大姑娘一起走照顾大姑娘起居,若不是大姑娘让春桃替她照顾好两个孩子,春桃这一次怕是就算耍赖也要跟着了。

    洪大夫还是那笑眯眯的模样,同白卿言说:“大姑娘要去灭东夷这可是大事情,老朽跟随老镇国王多年,灭蜀国的时候老朽在!灭西凉的时候老朽在!如今大姑娘要灭东夷,老朽不能不在,否则……等到时候去了底下,镇国王问老朽灭东夷之战大姑娘是怎么打得,老朽一问三不知那就太丢人了!”

    洪大夫这是不放心白卿言才想要跟着的,白卿言明白,瞧着洪大夫这满头银丝,连眉毛也都跟着白了的模样,她将马鞭递给魏忠,长揖朝洪大夫一拜。

    卢平握着自己腰间佩剑,笑着道:“这洪大夫都跟着了,自然是少不了我了!大姑娘……多一个人不多,我跟在大姑娘身边,诸位夫人和诸位公子姑娘也都能放心一些!”

    谢羽长也跟白卿言一同打过仗,可这是头一次瞧见白家人非要跟着白卿言一同去战场的模样,他竟不知……原来白府上下的心是这么齐整的!

    也是头一次瞧见这已经登上至尊之位的皇帝,不拿架子……

    潜邸的忠仆,还是称呼一个皇帝,大姑娘。

    “长姐,就让洪大夫他们跟着吧!否则留在大都城他们也不放心!”白卿玦忍不住替洪大夫说话,“他们跟着,大伯母他们也能放心不少!”

    “老朽知道大姑娘和老镇国王一样,没有带兵走,为的就是快些到沿海,带上老朽势必要拖慢速度!”洪大夫指着身后的两个护卫,“这是咱们白家护卫,跟着我在后面慢慢走!大姑娘只管疾行,不用照顾,我很快便会追上来!绝不耽搁大姑娘速度。”

    “长姐……”白锦稚也看向白卿言。

    洪大夫这话都说了,白卿言还如何能阻洪大夫……

    她看向卢平和陈庆生,吩咐道:“平叔,陈庆生……你们二人带一队护卫,护着洪大夫慢行,不必着急赶来!”

    “不行不行!”洪大夫连忙推辞,“我一个大夫,还要要卢平和陈庆生带一队人护着,这成什么了!卢平身手好护着大姑娘,这陈庆生熟悉那片海域和东夷国,指不定一到就能帮上忙!”

    “那就平叔带一队人护着洪大夫慢行!洪大夫若是再推辞……我就之能让人将洪大夫送回镇国王府了!”白卿言故意绷着脸说。

    洪大夫这才点了点头:“好……”

    白卿言瞧了眼跟随的护卫和暗卫,同洪大夫辞行后,一跃翻身上马:“出发!”

    白卿玦和白锦稚等人也纷纷上马,快马追随白卿言前往沿海。

    洪大夫也被卢平扶上了马车,一路前往沿海。

    卢平上马,带队刚出发没有多久出发就听到,大都城北门外传来一阵激烈的马蹄声,转头就瞧见身着五十人之众,身着黑布裋褐的劲装武者,快马而出,与他们擦肩而过。

    卢平认出带头的那位是董家死士。

    他收回心思,想来是董大人明白他们大姑娘要灭东夷国的决心,又不放心大姑娘前往沿海,这才派了死士跟随,暗中保护吧!

    这些死士在大姑娘出发之后,却没有跟的太紧出发,应当是想要跟在暗处保护大姑娘,只是不巧……被他这个护洪大夫慢慢前往之人看到了。

    卢平眉目间露出笑意,也好……有这些身手卓绝的董家死士跟着,卢平也能更放心一些。

    ——

    程远志自从被韩城王派人送回来之后,整个人就觉得浑浑噩噩的。

    以前,程远志承认,他打从心底里是瞧不起韩城王的,觉得那个白白胖胖的胖子当初,开皇宫大门投降了高义王,肯定是贪生怕死。

    可没有想到,海上……他吐的爬都爬不起来的时候,这胖子不但比他吃苦耐劳,更是在关键时刻,让人将他打晕带走,自己却在那场分明没有任何胜算的海战之中,壮烈殉国。

    这不对的!

    程远志在和韩城王一同登上战船的时候,就觉得真的要是打起来还得看他,韩城王一定是被吓得屁滚尿流,他那个时候一定要打晕了那个胖子,让人将他带走,别在自己面前碍眼。

    为何……最后会是那个胖子殉国了?

    还有那些水师将士们,他在战船上那些日子,和水师将士们混在一起,也有了几分感情,可最后除了送他的这两个……竟然没有一个活着回来!

    第1444章

    屈尊

    东夷国!程远志咬牙切齿的要灭了东夷国,可一想到他上船之后就不人不鬼的样子,他觉得白家军将士们上船之后或许比他好不到哪里去,怕是坐船还没有到东夷国,他们先在海上倒下了。

    到这个时候,程远志已经理解,水师将士们的不容易。

    程远志消沉了好一段日子之后,听说东夷国那帮杂碎竟然将韩城王的遗体带了回了东夷国,竟然还口出狂言,让大周皇帝去领才能领回韩城王的尸身,程远志气得当时就要抄家伙去和东夷国拼了,还是被蔡子源给按住了。

    水师将士们也都是气氛低迷,好些将士们都嚷嚷着就是死也要将韩城王尸身抢回来,要出兵,还是被蔡子源给拦了下来,说已经派人快马将沿海战报送去大都城,暂时若是东夷国未曾攻过来,就要先按兵不动。

    否则,这个时候东夷国正在防备,又故意用韩城王尸身挑衅,就是为了逼着他们水师带兵去抢韩城王,去了就是中计!

    若是真的想要将韩城王抢回来,就需要先按兵不动,一来……等陛下的命令,二来也可以麻痹东夷国,让东夷国以为他们大周水师怂了,连自家主帅的尸身都不敢抢回来,等到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就是他们出兵的时候。

    再说,大周的重臣柳如士还在东夷国,不论是陛下也好,还是他们这些大周的将士也好,是绝不会让为了大周奔波的朝臣,留在他国!不会让为国捐躯的韩城王,留在他国!

    水师将士们知道蔡子源是白家军的军师,也觉得蔡子源说的十分有道理,这才安分了下来。

    沿海的百姓和水师将士们都伤心惶恐不已,尤其是被护送回来的百姓。

    百姓们有的比较天真,在韩城王殉国将近一个月时,才听说东夷国说……让大周皇帝去才能带回韩城王的尸身,甚至还想要联名请命,请皇帝将为了护着他们的韩城王尸身要回来。

    酒馆内有人说:“毕竟大周皇帝算是个好皇帝,这推行的新政,最开始咱们老百姓不理解,这不后来也都发现了这大周新政的好处了嘛!所以咱们写请愿书,说不定皇帝会考虑到民意,去向东夷国讨要咱们韩城王的尸身呢!”

    可这番话,却被当地读书人打击的不轻,那些读书人在酒馆喝了酒,胆子就大了起来,说:“堂堂一国皇帝,怎么可能为了一个降了大周的外姓王爷的尸身,屈尊亲自来这沿海!即便皇帝亲兄弟的尸身……怕也是只有那么一两分可能会让皇帝带兵去东夷国讨要尸身!”

    也有人说:“皇帝不来沿海,那就打啊!大不了将韩城王的尸身抢回来!小小东夷国,当初不过是我们……当初不过是大梁的附属国,大周皇帝不来,总可以下令让水师出兵攻打东夷国,抢回我们韩城王的尸身吧!”

    “就是!小小东夷国!打它!不怕他不交出韩城王的遗体!之前大梁还没有如今大周强盛,还不是打得东夷哇哇直叫!”

    那些读书人就笑的更大声了:“现在,大周皇帝正在和燕国皇帝赌国,赌国是什么……输了,就要向对方俯首称臣!这个时候大周打仗!这不是找输吗?那高高在上的皇帝……就更不可能为了一个外姓王爷舍弃这大好的江山,心甘情愿对燕国那个小皇帝俯首称臣!”

    “再说了,你们要知道大周原本地处内陆,可是没有水师的,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如今的水师都是当初大梁留下的,之前就听说大周朝廷在拨付水师军资之时,便诸多刁难,后来那辅国王在韩城,更是将水师将士们遣散了不少,但迟迟没有再行征召入伍的水师,为的就是削弱之前忠于大梁的水师力量,重新建立新的忠于大周的水师力量!”与书生同坐一桌的中年男子叹了一口气,“按照道理说,这是一国接管另一国军队之后的常规手段,都是为了稳定自家政权稳固,从朝廷拨付来的粮饷,不会被水师当做造反之资,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可惜啊,大周还没有来得及重新建立大周的水师力量,东夷国就开始频繁挑衅!”那中年男子喝了一口酒之后,又说,“所以你们想想……现在的水师,还有以往的大梁水师那么厉害吗?东夷国又还会惧怕吗?”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酒楼里前来喝酒的屠户都快哭了,“当初韩城王为了避免我们这些百姓受战火之苦,便降了大周的高义王,背负了多少骂名!难不成,如今韩城王为了护着我们这些百姓而死!死后还要落得无法回归故土的下场?若是这大周皇帝真的狼心狗肺不管韩城王,我就……我就雇条船去东夷国把韩城王抢回来!”

    所有人都沉默着,是因为……百姓也都明白,那读书人说的是对的,一国皇帝……又怎么会在赌国的关口打仗,打仗是会让大周输掉赌的,输掉了以后就没有大周了不说,这大周皇帝被载入史册,便会成为一个把国家都给赌输的皇帝。

    一国皇帝,也不会就为了要回一个异姓王的尸身,拿自身涉险,前来这沿海随时都要打仗的地方。

    那读书人瞧着百姓们都沉默着,举着酒杯慢慢悠悠开口:“距离韩城王战死已经过去快一个月了,算算日子……战报送回大都城,命令在快马不歇传回来,也就再过六七日的样子,就能知道……皇帝会不会为了韩城王的尸身,与那小小东夷打起来!”

    突然,刚还安气氛沉重酒馆,闯进来一队腰带佩刀的官差,酒馆众人立时噤若寒蝉,都转而瞧着那突如其来出现在酒馆门口的官差。

    正在打算盘的酒馆掌柜也吓了一跳,连忙从匣子里拿出几张银票,拎起自己直裰下摆从柜台后小跑出来,鞠躬哈腰笑着迎上前:“哎呦,官爷们辛苦了!”

    第1445章

    走狗

    “这天都黑了,各位爷还要出来巡城护卫我们百姓安全,真是辛苦了!官爷们这是下值了要喝上两口?”掌柜笑着说,“那各位爷楼上请……小人给各位官爷安排最好的酒菜,保准让各位爷满意!”

    带头跨入酒馆门槛的官差面色阴沉,冰凉的视线扫过就酒馆内不明所以朝着他看来,或是默默无声……或担忧或害怕,或是就醉微醺已然眼神茫然的酒客,转头道:“把人带上来!”

    “是!”

    很快,一个身条消瘦,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的男子,被官差推了进来,那人佝偻脊背,缩着脖子不敢看人,颤颤巍巍伸出手给那官差指认刚才言语上对大周朝廷颇有不满之人。

    那带头的官差,抬手高声喊道:“全都给我抓起来!”

    “哎!哎!官爷!官爷……”掌柜脸色大变连忙去拦,可他哪里是这些官差的对手,被五大三粗的官差一把推开,若不是店小二在后面扶住,掌柜怕是得摔在地上。

    三四个官差一把将那喝了酒的屠户按在方桌上,方桌上酒盅和餐盘稀里哗啦碎了一地。

    瞧见带刀官差冲进来,酒楼中顿时乱成一团,有人坐在方桌前不敢动,有人吓得站起身来,打翻了酒杯和酒壶。

    掌柜忙一边伸手去拦那些往里冲的官差,一边将手中的银票往带头的官爷手心里塞:“官爷您看,这儿都是咱们本地人,来我这儿也都是喝一喝小酒,这不是都喝高了胡乱说了一两句,您抬抬手!抬抬手!”

    “滚一边去!”带头的官差再次一把将掌柜推开,掌柜给官差塞得银票也掉落在地上,那官差绷着脸指向那掌柜,一脚踩住银票道,“妄图收卖朝廷官差,抓起来!”

    官差头头一声令下,掌柜也被官差拿住,掌柜膝盖一软连忙跪地,高声喊着:“官爷饶命!官爷饶命啊!”

    六七个边兵去抓刚才侃侃而谈的读书人,那坐了同一桌的四个读书人,在官差未至之时,默契举起酒杯,颔首示意,将酒杯内的酒一口饮尽,又一同站起身来……尽是文人气节,高声道:“不必劳烦诸位动手,我们走就是了!”

    “带走!”

    “你们干什么!凭什么抓我!老子犯了什么王法了!”被按在桌上的屠户凭着蛮力甩开押着他的官差,抓起桌上的盘子敲碎,攥在手中,凶神恶煞,“你们敢靠近一个试试!”

    “凭什么抓你?凭你管不住自己的舌头,凭你竟然在这里非议陛下!对陛下不敬!”那带头的官差先是朝着南面的方向拱了拱手,又手指向屠户,高声道,“还愣着干什么,给我抓起来!”

    官差正要上,那屠户攥着瓷片的手都是血,用瓷片指着那些官差:“谁敢老子就和他同归于尽!”

    那屠户本就生的粗壮,表情凶狠一时间倒是将这些官差给唬住了。

    许是酒壮人胆,本就因为韩城王之死心中对大周朝廷多有不满的屠户,此时再也无法忍受心中怒火,高呼道:“什么狗屁皇帝!谁能护我们沿海百姓平安谁就是我们的皇帝!韩城王为护我们沿海百姓而死,尸身被扣在东夷国,东夷口口声声大周皇帝不亲自去领,就要将韩城王尸身剁碎了喂狗,你们……好歹曾经也都是大梁人,也是受韩城王庇护的!如今韩城王在东夷你们不着急,怎么说两句大周皇帝的不是你们就急了,这么着急当大周皇帝的走狗!”

    那几个已经被官差带到门口的读书人,转头瞧着那面红耳赤双目充血嗔圆屠户,再瞧其他尬刚才和他们一起埋怨大周的其他几个读书人,缩在一旁,眼神闪躲,恨不能将自己缩到让这些官差看不见,不免感叹:“果真……仗义每多屠狗辈。”

    说完,几个读书人已经先一步随着官差跨出酒馆。

    “你们是死人吗?!”带头的官差气得脸也憋红了,怒吼道,“还不抓起来!”

    官差们闻言这才抽出腰间佩刀。

    屠户眼瞧着官差人多势众,余光瞄了眼身边的酒坛子,抄起酒坛子就朝着官差砸去,趁着官差躲闪后退的间隙,他猛然转身掀翻了酒馆堆放在后厨方向的酒坛子,朝着酒馆的后厨方向跑。

    一时间,酒馆酒香冲天,从敞开的隔扇和窗棂飘了出去,引得聚集在外面看人闹的百姓,纷纷伸长了脖子往里瞧,嘴里念叨着可惜。

    “追!”官差立刻举刀踩着留了满地的酒去追。

    被官差押着跪在地上的掌柜听到后厨传来鸡飞狗跳,碗碟破碎,帮厨厨师惊呼的声音,心都在滴血,不住的求官差:“官爷!官爷!小人这是小本买卖啊!真的经不起这么折腾啊!求官爷太抬手,那是昌平街东头的王屠户,官爷您能不能带人去那里抓人啊!求官爷抬手啊!”

    官差充耳不闻,后厨鸡飞狗跳了好一会儿,那喝了酒剧烈挣扎的屠户满头是血,耷拉着脑袋,终于被官差从后厨拖了出来。

    带头的官差视线扫过酒馆内噤口不言,满脸惧怕立在墙角的店小二和来喝酒的平民高声道:“即日起谁若是敢对陛下不敬,非议朝政,一律下狱!带走!”

    头部受伤晕晕乎乎被拖出来的屠户艰难抬起头来,嘶吼了一声,猛然甩开拖着他的官差,摇晃中一把抽出身边官差腰间佩刀,胡乱捅了出去。

    一刀二洞,那官差低头看了眼穿透自己腹部的刀,僵硬抬头看了眼那屠户,人便直挺挺朝着后面盗取,撞到了桌子和板凳。

    “杀……杀人了!”

    “杀人了!”

    酒馆内顿时乱了起来。

    屠户一惊,酒醒了一大半,立时丢了手中的刀,想要上前扶起那腹部簌簌冒血的官差,却被几个官差齐齐而上扑倒在地。

    屠户眼睁睁瞅着那管差被抬出去,去医馆,他也被揪着头发拖起来。

    他脑中一片空白,杀猪宰牛做了一辈子,可他从未想过杀人……

    第1446章

    敬佩

    哪怕他对大周朝廷不瞒,对这些大周朝廷的走狗不满,可他们到底并非东夷人,都是自家同胞。

    已经懵了的屠户被官差押走,官差一走酒馆里的酒客也都赶紧逃离这是非之地,留下了酒馆一地的狼藉,和不知所措看着地上血迹的店小二。

    当夜,官差在酒馆之中抓了谈论韩城王之事的读书人,和要去东夷国抢回韩城王尸身屠户的消息就迅速传来开,且传的面目全非。

    有人说,那些读书人不过是不满大周皇帝不管不顾为民牺牲的韩城王,一心只惦记着和燕国赌国,在酒馆喝了酒埋怨了几句,便被关入了大牢。

    那屠户更是因为说喝完了酒便要去东夷国抢回韩城王尸身,那些官差害怕引发和东夷的战争,被朝廷和皇帝责怪,强行抓那屠户,纠缠中屠户捅死了官差,如今也被关入大牢之中了。

    而后,又传来消息说,那官差没有死,说那屠户到底是个老手,看着一刀两洞,鲜血直涌凶险万分,但到底是没有伤到那官差的要害,勉勉强强算是保住了一条命。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和那屠户相熟的人谁不知道,那屠户是个仗义性子,如今这官差保住了命,这屠户也就能保住命了。

    私底下,沿海多少百姓都跟着骂起了大周朝廷,骂当朝皇帝不是个东西。

    可让人意料之外的是,第二日这屠户竟然死在了牢中。

    听说是屠户的婆姨花了银子,托关系好不容易进了大牢去看自家男人,发现自家男人满身是伤,近前一看,人已经没气了。

    那妇人也是个彪悍性子,见自家男人没气了,当时就要从牢中出来直接去敲鸣冤鼓。

    那四个夜里和屠夫一同被丢入牢中的读书人,连忙将那哭得不成样子的妇人呼唤住:“大嫂!大嫂!您不要这么盲目的去敲鼓鸣冤,这么去敲鼓,激不起什么打水花,那些人官官相互,说不准还要拖累嫂子你家里面!将您也折在这里面!”

    “娘……”妇人和屠户的女儿也哭是上气不接下气,“这几位先生说的对啊!为爹爹申冤女儿不怕死……可娘,我们要是没了,妹妹还有祖父祖母怎么办?妹妹还小……祖父祖母他们年纪大了啊!”

    那妇人已经是痛苦绝望至极,要不是被旁边十三四岁的女儿扶住,恐怕现在已经站不起身来:“你爹就是我们家的天!天都塌了,我管不了那么多了!要是给你爹讨不了一个公道,我就一头碰死在县衙门前的石头上!”

    “娘!”女儿被吓得紧紧抱住母亲的胳膊。

    “都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可嫂子对屠户大哥的这份情谊,让人深感敬佩!”其中一位穿藏蓝色直裰的读书人被这屠户夫妻二人的情谊感动,深深朝着那妇人长揖一礼,“大哥和大嫂都是有情意义之人!某……愿意助大嫂为大哥申冤!”

    说着,那读书人转过身,撩起自己藏蓝色的直裰,撕开了自己里衣下摆:“大嫂,您就算是要去敲鼓告状没有状子不行!屠户大哥是个有情有义之人,是为了给韩城王讨一个公道死的!我也愿意为屠户大哥尽一份力!”

    说完,那读书人将地上的稻草用胳膊扫开,将碎布铺在地面,就那么跪趴在地上,咬破了自己的手,用自己的血帮那位大嫂写状子:“我来给大嫂写状子!”

    另外三位读书人望着牢门外的夫人,说:“大嫂……你听我说,你去敲鼓的时候,不要只嚷嚷着你们家男人被活活打死了!要让所有人知道大哥是因为什么被打死的!”

    那读书人就蹲在牢里,低声叮嘱那位妇人:“大嫂,接下来我同你说的话,你要记清楚!只有将事情闹大了……大哥才能得以申冤,才能保住你的命!”

    妇人连连点头,扯住自家女儿给那四个读书人叩首:“多谢几位义士,大恩大德……来生再报!”

    其中一人在写状子,三人凑在一起教那妇人敲鼓的时候如何说话,妇人的女儿一边抹眼泪一边跟着记,父亲因为韩城王的事情心中郁闷出门喝酒,结果这酒再也回不去了,若说女儿心中没有恨……那是不可能的!

    状子写好没多久,三人你一嘴我一嘴的,已经给那妇人和姑娘交代清楚了,这才叮嘱母女二人:“最好是能找到更多的人陪着你们一同去敲鼓,最好是有当初被韩城王护着回来的渔民,如此……官府迫于民情民愤,必不敢动你们母女分毫。”

    说完,那给这妇人母女出主意教说辞的读书人,再次起身朝着妇人母女一拜:“嫂子愿意做先锋,为夫申冤,愿意为了接回韩城王遗体出力,此乃大义,受在下一拜。”

    他们曾经是大梁的百姓,韩城王也是为了沿海大梁的旧时百姓而死,就连屠夫都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抢回韩城王的遗体,让韩城王魂归故里,他们这些读书人又怎么能不拼尽全力!

    只是,如今他们身陷牢狱之中,只能因势利导……让这位嫂子出头了。

    从牢狱之中出来后,那妇人稳住心神,一路哭着到了府衙门口,嚷嚷着他们家男人捅了官差,若是官差死了,偿命就罢了!这被他们男人捅了的官差人还活着,凭什么就将他们家男人活活打死在牢狱之中。

    这屠户被打死在狱中的消息,如同热油入水,顿时激起了百姓的愤怒,官府仗势欺人,将人打死在牢中,这种官欺民的事情最容易激起平头老百姓愤慨,百姓们自然是要跟着去府衙,看官府给一个什么交代的。

    谁知道,这件事比原本要去看热闹的百姓想的更为复杂,闹了半天……昨天这屠夫知道皇帝是不可能亲自去东夷国要回韩城王的尸身,也知道……大周如今在赌国的当口,也绝不会为了韩城王和谁是将士们之死同东夷国打起来……

    第1447章

    遮羞

    可到底韩城王是为了护卫他们沿海百姓而死,不论如何都不能让韩城王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所以这屠户想去东夷国将为民战死的韩城王遗体偷回来,以免东夷国真的将韩城王遗体剁碎喂狗!

    谁知道,府衙的人就派了官差去拿人,屠户喝了酒逃跑的时候不小心伤了官差,官府害怕屠户真的去东夷国偷韩城王遗体,引起两国大战,故而直接将屠户弄死在了牢狱之中!

    “怎么韩城王为了护大周使臣和渔民战死,就连那些个水师将士都没有能回来,现在韩城王的遗体被东夷攥在手心里,号称泱泱大国的大周都不敢要?”那妇人跪在府衙门前,双手高高举着血书状子,歇斯底里哭喊着,“东夷放了话……要是不让大周皇帝去领,就要剁碎了韩城王的遗体喂狗,这是什么样的奇耻大辱!皇帝不敢去要韩城王的遗体!朝廷怕打起来也不敢去要韩城王的遗体,我们百姓愿意自己前往接韩城王回家,错了吗?怎么就要死在牢狱之中!”

    围观的百姓听到妇人的哭喊,想到为了护卫渔民回来,带领全部水师将士战死的韩城王,再想到大周朝廷的懦弱,顿时愤慨不已。

    围观百姓之中有人高声冲着大门紧闭的衙门喊道:“那东夷国是个什么东西,当年在大梁跟前就是个摇尾乞怜的哈巴狗,是大梁的附属国,时时看大梁的脸色屁都不敢放一个,怎么大周皇帝就这么怕东夷国,不是都说大周更为强大吗?怎么就这么怕打仗!”

    “作为皇帝不会为了一个异姓王涉险,前来沿海向东夷讨要尸身,要坐镇国都,我们百姓也不是不能理解。”还有稍微读过书的立在人较少的右侧,高声质问那些拦在府衙门口的衙役们,“可为何皇帝就这么在意赌国之事,在意到连本国为民战死的王爷尸身都不敢抢回来,还不允许百姓自发去抢,就这么怕得罪那小小的东夷国,就这么怕打起来?县太爷若是不想激起民愤,还请出来给我们一个解释!”

    “对!给我们一个解释!”百姓高声嚷嚷。

    “让县太爷出来!”


如果您喜欢,请把《嫡长女她又美又飒》,方便以后阅读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400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第400章并对嫡长女她又美又飒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