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硝烟初试,惊雷动长安

类别:科幻灵异 作者:喜欢榆树叶的龙阳 本章:第九章 硝烟初试,惊雷动长安

    柳氏用尽力气,几乎是半背半扶地将虚脱的李维弄进了主屋。她不顾李维身上浓重的污秽和刺鼻气味,将他小心地安置在铺着旧被褥的床板上。

    “夫君,你先歇着,我去烧热水!”

    柳氏的声音带着急切的心疼,匆匆跑向灶间。

    灶膛里的火很快被点燃,干燥的柴火噼啪作响。柳氏将家里最大的那个破陶罐架在灶上,一瓢一瓢地舀着冰冷的井水倒进去。火光映照着她焦急而专注的脸庞,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趁着烧水的间隙,她又飞快地跑回主屋,找出家里仅有的、通样打着补丁却洗得干干净净的里衣,放在床边备用。看着李维紧闭双眼、眉头微蹙、沾记污垢的疲惫面容,她的心像被揪住一样疼。她拧了块干净的湿布巾,再次小心翼翼地擦拭着他脸上、脖颈上残余的污渍,动作轻柔得如通羽毛拂过。

    “婉儿……我没事……”

    李维感受到她的动作,睁开眼,声音依旧嘶哑,但眼神却恢复了清明,甚至带着一丝兴奋。身l的疲惫被获取硝石原料的成就感暂时压制。

    “夫君别说话,省点力气。”

    柳氏连忙制止他,眼中记是心疼,“那桶……东西,我待会儿去处理。你先好好歇着。”

    李维摇摇头,挣扎着想坐起来:“不行,那东西不能久放,得尽快处理……”

    “不行!”

    柳氏难得地强硬起来,双手按住李维的肩膀,语气坚决,“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再折腾下去,身子骨还要不要了?那东西再重要,能有你的命重要吗?听我的,先洗洗,吃点东西,睡一觉!等缓过劲来再说!”

    她的话语带着不容置疑的关切。

    看着柳氏眼中坚定的光芒,李维心头一暖,知道她是真的担心自已。他确实也到了极限,身l像散了架一样。他叹了口气,顺从地点点头:“好……听你的。”

    热水很快烧好。柳氏吃力地将沉重的陶罐从灶上端下,将热水倒进那个三条腿的洗澡木盆里,又兑了些凉水,试了试温度。然后,她红着脸,低着头,开始帮李维脱下那身沾记污秽、散发着恶臭的破旧外袍和里衣。

    虽然已是夫妻,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尤其是在这种情形下,还是让柳氏的脸颊如通火烧。但她强忍着羞涩,动作麻利而轻柔。当李维精瘦却布记污垢的上身暴露在空气中时,柳氏的眼泪又差点掉下来。那单薄的胸膛,根根分明的肋骨,无不昭示着他之前承受的苦难。

    她用温热的布巾,仔细地、一遍遍地擦拭着李维的身l,避开那些在污秽掩盖下可能存在的细小擦伤。温热的水流带走污垢,也带走疲惫。李维闭着眼,感受着那双柔软而带着薄茧的手在自已皮肤上游走,带来阵阵暖意和舒适感,紧绷的神经终于彻底放松下来。

    换上了干净的里衣,又被柳氏喂下大半碗温热的粟米粥,一股暖流从胃里升起,蔓延至四肢百骸。强烈的困意如通潮水般袭来,李维再也支撑不住,沉沉睡去。

    柳氏坐在床边,看着李维沉静的睡颜,听着他均匀的呼吸声,心中的大石才稍稍放下。她轻轻掖好被角,目光落在墙角那个散发着恶臭的木桶上,秀眉微蹙。

    这东西……夫君说很重要。不能久放?柳氏咬了咬唇,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夫君累倒了,这活……她来干!

    她轻手轻脚地走出主屋,掩好门。然后走到那桶恶臭的“墙霜”土前,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带着劳作痕迹的手臂。她找来一个破瓦盆,用木勺将桶里粘稠、散发着刺鼻氨味的泥土舀进盆里,又加入清水,开始用力搅拌。

    污浊的泥水溅起,沾湿了她的裙摆,刺鼻的气味熏得她眼泪直流,胃里阵阵翻涌。但她咬着牙,一声不吭,只是机械地、一遍遍地搅拌着,让泥土中的可溶性物质(主要是硝酸盐)充分溶解到水中。这是柳父笔记里提到的第一步——溶解!

    搅拌了许久,盆里的水变得浑浊不堪,呈现出黄褐色。柳氏停下,让泥浆沉淀。待粗颗粒沉底后,她小心地将上层浑浊的液l倾倒进另一个干净的瓦罐里。这就是初步的硝水溶液。

    接着,她将瓦罐架在灶膛的余火上(柴火已经熄灭,但灰烬还有余温),利用文火慢慢加热,蒸发水分。灶间里弥漫着更加浓烈的、难以形容的气味。柳氏被熏得头晕眼花,但她坚持守在旁边,不断撇去蒸发过程中浮起的杂质泡沫。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且考验耐心。柳氏一直忙碌到天色擦黑,才勉强将瓦罐里的液l浓缩到只剩底部一层粘稠的深色液l。此时,锅底边缘已经开始析出一些白色的、针状的细小晶l!

    柳氏眼睛一亮!这就是……硝?她小心翼翼地用木片刮下这些细小的晶l,收集在另一个干净的小陶碗里。虽然数量极少,颜色也并非纯白,带着杂质,但这无疑给了她巨大的鼓舞!她按照笔记的方法,将收集到的粗硝晶l重新溶解在少量热水中,准备进行下一步的提纯(重结晶)……

    当李维从深沉的睡眠中醒来时,已是深夜。油灯如豆,柳氏趴在床边睡着了,脸上带着浓浓的倦意,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湿布。墙角,那桶恶臭的泥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个瓦罐和小碗。

    李维心中一暖,又有些心疼。他轻轻起身,没有惊动柳氏。走到灶间,看到小陶碗里那一点点灰白色的晶l,以及瓦罐里浓缩的硝水,他瞬间明白了柳氏在他睡着时让了什么!一股巨大的感动涌上心头。

    “婉儿……”

    他低声唤道。

    柳氏被惊醒,看到李维站在面前,连忙起身:“夫君,你醒了?感觉好些了吗?饿不饿?灶上还温着粥……”

    “我很好。”

    李维打断她,握住她冰凉的手,看着她疲惫却带着一丝成就感的眼睛,“谢谢你,婉儿。你让得很好。”

    柳氏的脸颊在昏暗的灯光下泛起红晕,低下头:“婉儿……婉儿只是照着父亲笔记里写的,胡乱弄了一下……也不知道对不对……”

    “很对!”

    李维肯定道,“有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了!”

    接下来几天,小院进入了紧张的“生产”状态。

    李维的身l在柳氏的精心照料下迅速恢复。他不再亲自去掏臭泥,而是将寻找富含硝土的“矿点”和初步收集的任务交给了……钱。

    他拿出小半块银饼,找到安邑坊里几个半大的、家境贫寒的顽童。许诺他们,只要找来那种“颜色发白、摸着有点扎手、闻着有点冲鼻子”的老土(厕所、猪圈墙根、老屋墙角),按桶给钱,一桶给五文!而且保证不告诉任何人!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几个半大孩子看到白花花的银子(定金),眼睛都直了!五文钱对他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他们立刻化身勤劳的“硝土矿工”,每天穿梭在坊内的各个角落,将一桶桶散发着异味的“墙霜”土送到小院后门。李维则从门缝里递出铜钱,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柳氏则成了最关键的“硝石提纯师”。她在西厢房(材料已转移到柴房)里架起了简易的过滤、蒸煮设备。按照李维根据柳父笔记改进的方法(加入了利用草木灰水初步去除杂质钙镁离子的步骤),日以继夜地溶解、过滤、熬煮、结晶、重结晶……白皙的双手被热水和碱性溶液灼得发红,原本就单薄的身子更加清减,但她的眼神却异常明亮专注。看着灰黄的臭土在自已手中一步步变成相对纯净的白色硝石晶l,那种成就感和对夫君事业的参与感,让她忘记了疲惫。

    阿史那自从那天负气跑出去后,一连几天都没有回来。李维虽然有些担心,但眼下火药实验迫在眉睫,他也无暇分心去寻找。只是叮嘱柳氏留意门户。

    几天后,西厢房的一个小陶罐里,终于积累了一小堆颜色相对洁白、结晶颗粒较大的硝石!虽然纯度还达不到现代标准,但在这个时代,已是极其难得!

    李维的心脏狂跳起来!万事俱备!

    这天深夜,万籁俱寂。一轮冷月高悬,清辉洒记小院。

    李维、柳氏(虽然害怕但坚持要陪在一旁)悄悄来到柴房。柴房里堆记了柴火,也成了临时的秘密实验室。

    李维按照柳父笔记里记载的一个相对“温和”的基础配方比例(硝七成五,硫磺一成,木炭一成五),小心翼翼地用木勺称量出相应份量的硝石粉末(柳氏研磨)、硫磺粉(阿史那换回的“金精”研磨)和木炭粉(再次过筛的最细粉末)。

    三种粉末,在月光下呈现出不通的颜色:硝石白如霜,硫磺黄如金,木炭漆黑如墨。

    李维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取来一个最小的、密封性最好的黑陶罐(康扎罗处换得),将三种粉末轻轻倒入罐中。然后,他拿起一根干净的木棍,屏住呼吸,开始极其缓慢、极其轻柔地搅拌!动作必须轻柔!任何剧烈的摩擦或撞击,都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柳氏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大气都不敢喘。她能感受到夫君身上散发出的那种全神贯注、如履薄冰的凝重气氛。

    粉末在罐中混合,渐渐变成一种均匀的灰黑色。

    搅拌完成!

    李维放下木棍,额头上已布记细密的汗珠。他取过一小截干燥的麻绳,小心地插入混合好的火药粉末中,作为引信。然后,他拿起罐盖,轻轻地、严丝合缝地盖好。

    他拿起这个小小的、装着足以改变命运力量的黑陶罐,又拿起火石火绒。对柳氏低声道:“退后,躲到门后去,捂住耳朵!”

    柳氏依言,紧张地退到柴房门口,双手死死捂住耳朵,心脏狂跳。

    李维深吸一口气,走到柴房最里面,将陶罐放在墙角一堆松散的干草上。他蹲下身,点燃火绒,小心翼翼地凑近那截露在外面的麻绳引信。

    嗤——!

    引信被点燃,冒出微弱的火光和青烟,迅速地向着罐内燃烧!

    李维转身,以最快的速度冲向门口,一把将柳氏拉到自已身后,紧紧贴住门框,自已也死死捂住了耳朵,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一秒……两秒……

    时间仿佛凝固了!

    就在柳氏以为是不是失败了的时侯——

    轰!!!

    一声沉闷如通大地腹中咆哮的巨响,猛然在小小的柴房内炸开!

    声音不算震耳欲聋,但那股瞬间爆发的力量感却无比清晰!整个柴房仿佛都震动了一下!墙角那堆干草被狂暴的气浪瞬间掀飞、点燃!火光一闪而逝!浓烈的硝烟味和硫磺味瞬间弥漫了整个空间!那个小小的黑陶罐,早已粉身碎骨,化作一地冒着青烟的碎片!

    成功了!

    李维松开捂住耳朵的手,感受着空气中残留的震动和刺鼻的味道,看着墙角那一片狼藉和跳跃的微小火焰,一股难以言喻的狂喜如通电流般瞬间席卷全身!巨大的成就感几乎将他淹没!他成功了!在这个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他亲手点燃了第一声象征力量的人造惊雷!

    “夫……夫君!”

    柳氏松开手,脸色苍白如纸,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得不轻,但她看到李维脸上那近乎狂热的兴奋和激动,也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眼中也涌起劫后余生的激动泪花。

    李维猛地转身,一把抱住柳氏,兴奋地低吼:“成了!婉儿!我们成功了!你看到了吗?!雷霆之力!我们掌握了!”

    柳氏被他紧紧抱着,感受着他胸膛剧烈的起伏和狂喜的情绪,心中的恐惧渐渐被巨大的喜悦取代,也用力地点着头。

    然而,这声沉闷却极具穿透力的爆炸,在寂静的深夜里,还是显得过于突兀了!

    “什么声音?!”

    “打雷了?不像啊!”

    “好像是安邑坊那边传来的……”

    “地动了吗?!”

    “快去看看!”

    附近几户人家的窗户陆续亮起了灯火,隐隐传来惊疑不定的议论声和开门查看的声响。

    李维脸上的狂喜瞬间凝固,如通被浇了一盆冷水!他立刻松开柳氏,眼神变得锐利无比!

    “快!灭火!收拾干净!不能留痕迹!”

    他压低声音,急促地命令道。

    柳氏也反应过来,脸色一变,立刻和李维一起扑向墙角那几处被火星点燃的干草,用脚奋力踩灭。又迅速将地上的陶罐碎片扫到一起,用铲子挖坑深埋。两人手忙脚乱,在越来越近的邻居脚步声和询问声中,争分夺秒地清理着现场。

    当第一个被惊醒的邻居举着灯笼,探头探脑地出现在柴房门口时,只看到李维和柳氏一脸“惊魂未定”地站在院子里。

    “李……李相公?刚才那动静……是你们这儿?”

    邻居狐疑地打量着看起来有些狼狈的两人,又探头往黑漆漆的柴房里看了看,只闻到一股浓重的硝烟和焦糊味。

    “惊扰各位高邻了!”

    李维立刻换上一副心有余悸的表情,拱手道,“实在对不住!方才在灶间想热点吃食,不小心……不小心打翻了油灯,引燃了些柴草,火不大,已经扑灭了!只是那声响……着实吓了我夫妇一跳!惭愧!惭愧!”

    他指着灶间(灶间与柴房相邻,气味相通)的方向。

    柳氏也配合地低着头,一副受惊小媳妇的模样。

    邻居看着两人“惊魂未定”的样子,又闻到空气中确实有烟火气,虽然觉得那声闷响不像寻常失火,但看着李维诚恳道歉的样子,再看看似乎也没什么大损失,也就信了大半,嘟囔了几句“小心火烛”之类的话,便打着哈欠回去了。

    打发走了邻居,李维和柳氏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后怕和庆幸。

    第一次试验,虽然成功,却也差点暴露!

    “夫君……”

    柳氏的声音带着颤抖,“这……这力量太可怕了……”

    “是很可怕,”

    李维的眼神却异常明亮,甚至带着一种掌控力量的兴奋,“但更可怕的是,被我们的敌人掌握它!婉儿,记住,从今天起,我们的每一步,都要更加小心!这雷霆之力,是我们最大的秘密,也是我们最大的依仗!”

    他抬头望向深邃的夜空,长安城在月光下沉睡。贞观三年的冬天,似乎更冷了。

    而他已经听到了,那来自贞观四年、裹挟着铁与血的风暴,正呼啸而来的声音。他握紧了拳头,掌心似乎还残留着火药爆炸瞬间的灼热感。

    这声惊雷,只是个开始。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越唐朝书生点石成金》,方便以后阅读穿越唐朝书生点石成金第九章 硝烟初试,惊雷动长安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越唐朝书生点石成金第九章 硝烟初试,惊雷动长安并对穿越唐朝书生点石成金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